[发明专利]一种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4286.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徐吉林;崔世宇;张剑平;罗军明;杨思雨;孙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8 | 分类号: | C23C14/38;C23C14/02;C23C14/16;C23C14/58;C22C19/05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ndfeb 磁体 表面 ni cr 合金 涂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步骤为: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进行表面预处理;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进行双辉等离子Ni‑Cr合金化处理,制备Ni‑Cr合金涂层;所制备的Ni‑Cr合金涂层使用等离子刻蚀技术进行表面微纳结构构建。本发明制备的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内部组织成分呈梯度分布,Ni、Cr含量由表及里逐渐降低,Ni‑Cr耐蚀合金涂层与基体的界面存在互扩散现象,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涂层组织致密,主要成分为镍基合金,耐蚀性好,可以为烧结NdFeB磁体提供更长久的腐蚀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表面防护、耐蚀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烧结NdFeB磁体具有优异的矫顽力、高剩磁和高磁能积等特点,在计算机硬盘、核磁共振成像、电动车、风力发电以及磁力机械、磁悬浮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如今工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烧结NdFeB磁体主要有Nd2Fe14B主晶相和晶界富Nd相组成,但是Nd元素化学活性很高,在腐蚀介质中极易发生化学反应,严重影响其抗氧化性和耐蚀性,极大限制了烧结NdFeB磁体的应用。因此,改善烧结NdFeB磁体的耐蚀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通过表面防护技术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制备耐蚀涂层来提高其耐蚀性。近年来,烧结NdFeB磁体的表面防护技术常用电镀、化学镀、有机涂覆、复合镀以及物理气相沉积等。徐光青等人公开了一种电镀和化学沉积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制得镍基超疏水涂层,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曹玉杰等人则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制备由纳米氧化锆、纳米铝粉和纳米锌粉组成的耐蚀涂层。朱明刚等人通过电泳沉积在磁体表面制备一层均匀致密的纳米稀土氧化物/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明显改善了磁体的耐蚀性。然而,应当注意的是,以上的涂层与基体之间均存在附着力差的问题。在高温或腐蚀环境下,很容易发生剥落失效,使得耐蚀涂层失去腐蚀防护功效。虽然张浩等人也公开了一种烧结NdFeB表面高耐蚀高结合力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等离子弧粉末堆焊在烧结态钕铁硼磁体的表面形成合金焊层,提高耐蚀涂层的附着力,但是制备过程中的快速升温降温处理使得耐蚀涂层内应力较大,涂层内部微裂纹较多。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是我国的一项原创性表面处理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无污染。与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相比,其制得的涂层内部成分呈梯度分布、与基体冶金结合,涂层附着力高,韧性好,不易剥落。目前,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钢铁材料和钛合金材料的耐磨耐蚀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较多,但在磁性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外几乎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烧结NdFeB磁体耐蚀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开发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使其具有高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NdFeB磁体表面Ni-Cr耐蚀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进行表面预处理;
2)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进行双辉等离子Ni-Cr合金化处理,制备Ni-Cr合金涂层;
3)所制备的Ni-Cr合金涂层使用等离子刻蚀技术进行表面微纳结构的构建。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等离子刻蚀方法的参数如下:电压为600 V,电流为1 A,氩气气压为50 Pa,时间为0.5 h。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Ni-Cr合金靶材的成分配比:Ni在Ni-Cr合金靶材的原子百分比为80 at.%,Cr在Ni-Cr合金靶材的原子比为20 a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4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三种发电方式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 下一篇:高效率电磁波能量收集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