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加工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中的狭槽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4763.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库尔特·克莱默·施莱夫;法比安·古贝尔曼;安德鲁·大卫·埃利斯;罗伯特·大卫·琼斯;托马斯·格洛尔;罗曼·斯蒂芬·彼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34 | 分类号: | B23C3/34;B23Q1/01;B23Q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宏宇;金飞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燃气 涡轮 发动机 壳体 表面 中的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削装置(74,96,134),该铣削装置用于将狭槽(45)机加工到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11)的壳体(42)的内表面中。该铣削装置(74,96,134)包括框架组件(76,98,136),该框架组件包括多个结构引导件(88,132),该结构引导件被构造成接合该壳体(42)的该内表面上的结构特征(66),以保持该铣削装置(74,96,134)相对于该壳体(42)的纵向轴线(36)的轴向位置。该铣削装置(74,96,134)还包括联接到该框架组件(76,98,136)的铣刀(78,100,138)。该铣削装置(74,96,134)被构造成在周向方向(34)上相对于该纵向轴线(36)移位,以经由该铣刀(78,100,138)在该周向方向(34)上沿着该壳体(42)的该内表面机加工该狭槽(45)。
背景技术
本文所公开的主题涉及燃气涡轮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狭槽机加工到燃气涡轮系统的壳体中的系统和方法。
燃气涡轮用于为各种应用发电。通常,在使用这些燃气涡轮之前(例如,在发电站中)对它们进行测试和验证。有效的测试和验证可以提高燃气涡轮以及发电站的效率和生产率。然而,用于对燃气涡轮发动机执行测试和验证的设备的安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且耗时的。
发明内容
下面概述了与最初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相当的某些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而是这些实施方案仅旨在提供本主题的可能形式的简要概述。实际上,本主题可以涵盖可以与下面阐述的实施方案类似或不同的各种形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狭槽机加工到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中的铣削装置。该铣削装置包括框架组件,该框架组件包括多个结构引导件,该结构引导件被构造成接合该壳体的该内表面上的结构特征,以保持该铣削装置相对于该壳体的纵向轴线的轴向位置。该铣削装置还包括联接到该框架组件的铣刀。该铣削装置被构造成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该纵向轴线移位,以经由该铣刀在该周向方向上沿着该壳体的该内表面机加工该狭槽。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滑块铣削装置。该滑块铣削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和联接到该框架组件的铣刀。该滑块铣削装置还包括支承支撑件,该支承支撑件被构造成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壳体的内表面接合,以在垂直于该壳体的该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提供支撑力,并且使该铣削装置相对于该纵向轴线在周向方向上运动。该滑块铣削装置被构造为在该周向方向上移位,以经由该铣刀在该周向方向上沿着该壳体的该内表面机加工狭槽。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狭槽机加工到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中的铣削系统。该铣削系统包括具有框架组件和铣刀的滑块铣削装置。该滑块铣削装置被构造成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该壳体的纵向轴线移位,以经由该铣刀在该周向方向上沿着该壳体的该内表面机加工该狭槽,其中该框架组件被构造成可互换地联接到不同组的结构引导件。每组结构引导件包括不同的尺寸、形状或它们的组合,以使该滑块铣削装置能够接合该壳体的该内表面上的不同结构特征,以保持该铣削装置相对于该壳体的纵向轴线的轴向位置。该铣削系统还包括该不同组的结构引导件。
附图说明
当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主题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字符表示相同的部分,其中:
图1是具有空气力学测量系统的涡轮系统的实施方案的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具有空气力学测量系统的涡轮系统的实施方案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具有多个周向轨道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壳体(例如,压缩机壳体)的一部分的内表面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4是在图3的线4-4内截取的嵌入在壳体的内表面中的周向轨道的一部分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5是用于沿着壳体的内表面机加工狭槽的铣削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侧视图;
图6是用于沿着壳体的内表面机加工狭槽的铣削装置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4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