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检测的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4856.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敏;冯金慧;魏琴;任祥;吴廷廷;程乾;王雪莹;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6;G01N27/327;G01N33/574;B01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胞 肺癌 标志 检测 阴极 光电 化学 流体 生物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检测的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由微流控底板ITO导电玻璃,微流控芯片,丝网印刷微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电极槽用于安置对电极,参比电极,工作电极,进样口及微通道,出样口及微通道;将ITO导电玻璃进行刻蚀,并依次进行Ag/AgCI浆料丝网印刷和Bi2Ga4O9/AgI纳米材料修饰得到微参比电极和微工作电极的底板;将阴极光电化学三电极集成到微流体生物传感器上,利用泵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干扰可快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该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Cyfra 21‑1的快速、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具体的说,设计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检测的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肺癌病人男女之比约4:1。非小细胞肺癌指的是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大多数患者年龄都在65岁以上,但近年发病有年轻化倾向。但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可大大提高;因此早期诊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yfra 21-1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很多,如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等,但多数检测方法繁琐,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检出限高,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构建的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微流体传感技术和光电转换来确定待测物浓度的一类检测技术,微流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试剂消耗少,仪器自动化,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微流体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平台具有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快速和便携等优点,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分析化学、材料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然而,基于微流体的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可见光LED的照射,激发光电材料电子空穴对的分离,通过转化为电信号检测被测物质的浓度,并且阴极光电化学抗还原性物质干扰能力强。本发明将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对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Cyfra 21-1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高灵敏的新型微流体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Cyfra 21-1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检测的阴极光电化学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计算机设计软件AUTOCAD设计和绘制微流控的通道图形;
(2)利用设计的图形绘制掩模,并且用标准的软光刻技术加工微流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片;
(3)将5 cm × 4 cm的ITO导电玻璃,依次用丙酮、乙醇和超纯水分别超声清洗30min,氮气吹干,并将洗净的ITO导电玻璃依次进行刻蚀,Ag/AgCI浆料丝网印刷得到微工作电极1和微参比电极2的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4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