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7644.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爱国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陈洪娜;张琳琳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大灸隔物灸 器具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及使用方法,其中,一种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包括有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开设至少一组灸孔组,所述灸孔组包括有主灸孔和多个环绕在所述主灸孔外围的辅助灸孔,所述主灸孔和辅助灸孔均为盲孔。本发明的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的基座上的主灸孔和辅助灸孔均采用盲孔的形式,当后续向主灸孔和辅助灸孔内添加灸液和灸粉进行施灸的过程中,灸粉和灸液不会直接接触到受灸者的皮肤表面,在避免烫伤患者的同时不会污染受灸患者的肌肤和衣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养生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穴位,又名腧穴,是指人体经络线路上特殊的位点,也是灸法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隔物灸是灸法中最具临床应用的价值,隔物灸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平衡失调的阴阳,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呼吸、循环、泌尿与生殖等系统的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上述隔物灸在施灸过程中温度无法控制,且姜片或隔附子饼上的艾柱非常容易滑落而烫伤患者皮肤,使得施灸者操作相对困难,操作繁琐,耗时费力,患者也有担心烫伤的忧虑,此外,艾柱燃烧后的艾灰易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不仅可能烫伤患者,而且散落的艾灰随风吹到处飘落,影响治疗室的环境。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隔物灸理疗器具》,其专利号为ZL201921506907.X(授权公告号为CN210873003U)公开了一种隔物灸理疗器具,包括隔物灸基座;所述隔物灸基座具有内腔体,内腔体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槽;药柱体;所述药柱体嵌入安装在隔物灸基座的限位槽内,药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孔;保护纸;所述保护纸上端面粘贴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将保护纸粘结在隔物灸基座底部用于将药柱体封装在隔物灸基座的内腔体中;所述隔物灸基座的上端设置有艾炷,艾炷的下端没入内腔体中、放置在药柱体上;所述艾炷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粘胶层,艾炷的外部嵌套有护罩。该专利中虽然采用保护纸将药柱体封装在隔物灸基座的內腔体中,在使用时将保护纸撕开,将隔物灸直接粘附在穴位处,施灸的过程中,容易烫伤患者。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止烫伤患者的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防止烫伤患者的上述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大灸隔物灸器具,包括有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开设至少一组灸孔组,所述灸孔组包括有主灸孔和多个环绕在所述主灸孔外围的辅助灸孔,所述主灸孔和辅助灸孔均为盲孔。
为了针对不同穴位,所述灸孔组中的主灸孔和辅助灸孔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所述主灸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辅助灸孔的孔径。
优选地,多个所述辅助灸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灸孔的外围,各个辅助灸孔采用均匀分布能够确保盛满灸药的隔物灸基座更加准确地作用于腧穴,从而发挥出更好的灸疗效果。
基座和灸孔组所采用的形式之一:所述基座呈立方体,所述灸孔组至少有一组,在每组所述灸孔组中,经多个所述辅助灸孔之圆心的连线为方形,所述方形的各边与所述基座的对应侧边基本平行。
基座和灸孔组所采用的形式之二:所述基座呈正方体,所述灸孔组有四组,且沿周向间隔布置。
基座和灸孔组所采用的形式之三:所述基座为长方体,所述灸孔组至少有两组,且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爱国,未经裘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