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以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2343.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2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吕磊;李维维;刘胜芳;李雪原;赵铮涛;许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35 | 分类号: | H10K59/35;H10K50/11;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长江大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彩 oled 结构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和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全彩硅基OLED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金属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金属阴极层、封装层和滤光片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发光层,以向所述金属阴极方向发射白光;所述发光层包括:红色发光单元、蓝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发光共同传输层;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和所述蓝色发光单元蒸镀在同一张FMM模板上,OLED结构上的其他结构膜层都蒸镀在CMM模板上;且在所述发光层中满足:dsubgt;RB/subgt;‑dsubgt;G/subgt;=dsubgt;EML‑R/subgt;+dsubgt;EML‑B/subgt;。该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因RGB各自的谐振腔长不同导致的导致RGB光谱不能同时出现或者强度差异太大导致的产品的色域较低现象;以及彩色滤光片导致的光损失较大,影响产品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AMOLED显示技术相比,硅基OLED微显示以单晶硅芯片为基底并借助于成熟的CMOS工艺使其像素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可制作成媲美大屏显示的近眼显示产品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其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在军事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硅基OLED微显示都将掀起近眼显示的新浪潮,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受限于金属掩膜版的制作技术,现有的高ppi硅基OLED全彩产品大多数采用WOLED(白光OLED)加CF(彩色滤光片)技术,为了实现彩色显示,WOLED的光谱通常要包含RGB 3个peak。由于RGB三种颜色的光对应不同的厚度的光学微腔,所以目前这种单一光学厚度的顶发射结构的WOLED容易出现颜色漂移的现象。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且工艺难度低,还有助于提高产品亮度和寿命的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以及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因RGB各自的谐振腔长不同导致的导致RGB光谱不能同时出现或者强度差异太大导致的产品的色域较低现象;以及彩色滤光片导致的光损失较大,进而使产品寿命较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且工艺难度低,还有助于提高产品亮度和寿命的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以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彩硅基OLED结构,所述全彩硅基OLED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金属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金属阴极层、偏振片层、封装层和滤光片层;其中,
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发光层,以向所述金属阴极方向发射白光;
所述发光层包括:红色发光单元、蓝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发光共同传输层;其中,
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和所述蓝色发光单元蒸镀在同一张FMM模板上,以实现BR共用微腔,OLED结构上的其他结构膜层都蒸镀在CMM模板上;且在所述发光层中满足:dRB-dG=dEML-R+dEML-B;其中,
dRB为红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对应的OLED结构的有机层厚度;
dG为绿色发光单元所对应的OLED结构的有机层厚度;
dEML-R为红色发光单元的厚度;
dEML-B为蓝色发光单元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红色发光单元的厚度和蓝色发光单元的厚度满足以下关系:
dEML-R+dEML-B=70N;其中,
N为正整数,所述厚度的单位为: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