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石中Al、Ti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3061.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洁;陈海燕;崔晓盟;侯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G01N1/28;G01N1/34;G01N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陈佳佳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石 al ti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元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石中Al、Ti含量的测定方法;检测方法为:首先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铁标准溶液、氯化钾标准溶液、铝标准溶液和钛标准溶液;采用过氧化钠在镍坩埚中熔融样品,水浸取后加入硝酸至溶液澄清、定容,制备样品处理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样品溶液中Al和Ti的发射光谱强度;以重铬酸钾和铁标准溶液进行基体匹配,根据溶液中Al、Ti元素含量的标准值和光谱强度,建立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Al、Ti的含量;本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操作简便、引入盐类和杂质少,实现了快速、准确同时测定电石中的铝和钛;而且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元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石中Al、Ti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电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钙,其余为游离氧化钙、碳以及硅、镁、铁、铝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为工业、农业、医药提供原料。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例如:合成橡胶、人造树脂、丙酮、烯酮、炭黑等;同时乙炔一氧焰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同时,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目前测定电石中元素的方法很多,如化学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比较繁琐,时间长,需要使用较多的试剂,成本较高;并且运用上述方法很难保证及时、准确的得到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测定电石中铝和钛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石中Al、Ti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电石中Al、Ti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溶液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铁标准溶液、氯化钾标准溶液、铝标准溶液以及钛标准溶液的配制;
(2)样品处理液的制备:取试样经研磨、筛网过滤后,进行干燥,干燥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干燥后的样品;然后称取过氧化钠放入镍坩埚中,再加入干燥后的样品,混匀后放入马弗炉中熔融,其间将镍坩埚取出摇动数次;熔融后将盛有样品的镍坩埚放入热水中浸取,并缓慢加入硝酸(1+1),洗净并取出镍坩埚,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溶液澄清,冷却后定容到容量瓶A中,得到定溶液;最后移取一定量的定溶液,加入KCl标准溶液,再次定容到容量瓶B中,得到样品处理液;
(3)标准曲线的制备:
S1、空白溶液的制备,制备方法同步骤(2)样品处理液的制备,区别是不加样品;
S2、取n份空白溶液,分别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铁标准溶液;再分别加入n份梯度体积的Al、Ti标准溶液,定容、混匀;将混匀后的溶液依次引入仪器,设定工作条件,测量各溶液的发射光谱强度,根据溶液中Al、Ti元素含量的标准值和光谱强度,建立标准曲线;
(4)Al、Ti含量的测定;
经步骤(2)制备的样品处理液引入仪器,测量发射光谱强度,按照步骤(3)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品溶液中Al、Ti的含量。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为1mg/mL,配制方法:称取干燥后的优级纯重铬酸钾1.000 0g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定容;
铁标准溶液浓度为1mg/mL,配制方法:称取1.000 0g高纯铁于200mL烧杯中,加入30mL盐酸(1+1)低温加热反应至样品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定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3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