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6908.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利杰;刘爱文;王全虎;姚雄;罗辉;黄美林;黄恒;陈治国;孙博;柯晓乐;崔灿;冯晔;侯建云;梅琨;宋少波;刘伟;彭全海;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1B12/02;B61F5/52;B61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安磊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轨道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包括轨道梁以及车辆,车辆包括车架以及转向架,车架和轨道梁之间通过多个转向架连接,每个转向架包括构架、摇枕以及中央悬吊装置,构架包括上弦梁、下弦梁以及连接梁,上弦梁以及下弦梁相对设置,上弦梁以及下弦梁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梁连接,摇枕通过中央悬吊装置悬挂在下弦梁的中部,摇枕设置在车架下方,在转向架的驱动下,可带动车架在轨道梁下方运行。本发明可减小轨道梁和支撑轨道梁的墩柱结构尺寸,以降低用钢量,达到降低线路建设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的是底部开口的箱形截面轨道梁,车架在轨道梁下方运行,车架和轨道梁之间依靠转向架连接。
现有技术中,随着车架载重的增大,转向架的结构尺寸也不可避免的增大,导致轨道梁和支撑轨道梁的墩柱结构尺寸也增大,致使用钢量变大,造成线路建设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车架载重的增大,造成的线路建设成本上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轨道梁以及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以及转向架,所述车架和所述轨道梁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转向架连接,每个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摇枕以及中央悬吊装置,所述构架包括上弦梁、下弦梁以及连接梁,所述上弦梁以及所述下弦梁相对设置,所述上弦梁以及所述下弦梁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摇枕通过所述中央悬吊装置悬挂在所述下弦梁的中部,所述摇枕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在所述转向架的驱动下,可带动所述车架在轨道梁下方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上弦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的顶端中部,所述下弦梁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下弦梁的两端的折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的底端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梁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销套,所述下弦梁上设置磨耗板,所述耐磨板位于所述通孔外侧;
所述中心销的上端依次活动穿过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磨耗板,所述中心销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设置在所述磨耗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摇枕的中部沿竖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中央悬吊装置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的上端悬挂在所述下弦梁上,所述中心销的下端穿过所述车架,所述中心销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摇枕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腹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相对设置,所述上盖板的周面和所述下盖板的周面之间通过所述腹板连接,以形成一个箱型结构,所述上盖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中心销穿过的通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腹板包括第一腹板以及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腹板沿横向相对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以及所述下盖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腹板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腹板连接;
所述第二腹板沿纵向分为相对的两组,每个所述第二腹板的中部均设置有同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连接销,所述中心销的下端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腹板之间,所述连接销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心销的下端。
更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第二腹板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销套筒,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分别穿出每组所述第二腹板的安装孔内的销套筒,且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销的下端纵向两侧设置有止口,每个所述止口内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位于所述第二腹板和所述中心销之间,所述连接销穿过两个所述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悬吊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摇枕之间,多个所述弹性件绕所述中心销的中心轴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感增强型褶皱绣成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脚自适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