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翼电力挤压螺旋转动前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7620.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展铭望;王群;隋殿杰;余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16;B63G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11575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挤压 螺旋 转动 前进 智能 水下 无人 航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翼电力挤压螺旋转动前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舱体和控制模块;所述舱体从右到左依次包括机动舱、动力料存储舱和动力反应舱;所述动力反应舱上固设供水装置;所述动力反应舱与动力料存储舱用隔板隔开,且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可进入动力反应舱;所述动力反应舱的尾部设喷射向前推进器;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舱体上;所述舱体外侧上设有至少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喷射推进器的出口中心轴与舱体中心轴呈10‑40度角;所述喷射推进器包括主推进管、副推进管和喷射放大环;所述机动舱内设有电力推动装置。本发明水下无人航行器能螺旋旋转前进,能够很好的执行诸如海域巡逻侦察、海上通信、海洋环境调查、污染监测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翼电力挤压螺旋转动前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
背景技术
海底世界蕴含大量能源和丰富的资源,对人类了解世界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智能水下航行器作为探索海底世界的重要手段,他是一种可由飞机、水面舰艇、潜艇等搭载的水下航行器,它的主要作用有搜寻、救援、自主执行海洋探测、也可搭载如探测器、水下预制武器、水雷等,可自主完成一系列任务,自主水下航行器目前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现代社会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有效工具。
目前,多数智能水下航行器,均采用铅酸电池、碱性电池或锂电池等进行能源供给,电池一旦出现问题,航行器将无法正常运行;另外,当潜水器以高机动性执行水下任务时,往往导致续航力下降,降低水下工作时间,影响潜水器的性能指标,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稳定性,实现能力转化,达到自主产生动力,自主运行的目的,既能保证正常运行,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翼电力挤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该水下无人航行器将传统理念与自给自足的设计模式相结合,使水下航行器具备即能人为控制也可自主产生动能行驶两种模式,可静止于水下,并能够控制其行驶速率,不受前进速度和海浪影响。能够很好的执行诸如海域巡逻侦察、海上中继通信、海洋环境调查、污染水域监测等任务,水下航行器具有较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较好的机动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翼电力挤压螺旋转动前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舱体和控制模块;
所述舱体从右到左依次包括机动舱、动力料存储舱和动力反应舱;所述动力反应舱上固设供水装置;
所述动力反应舱与动力料存储舱用隔板隔开,且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可进入动力反应舱;所述动力反应舱的尾部设有喷射向前推进器31;
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舱体上;
所述舱体外侧上设有至少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喷射推进器的出口中心轴与舱体中心轴呈10-40度的夹角;所述喷射推进器包括主推进管、副推进管和喷射放大环;所述喷射放大环包括外环和内环;
所述机动舱内设有电力推动装置,该电力推动装置包括电动缸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电动缸的左侧,所述活塞的端面顶住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推进管的末端往外扩散分设有至少3根均匀设置在圆周上的副推进管;所述副推进管的出口通向喷射放大环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推进管的出口为弯曲设置,使出口方向与副推进管中心轴偏离40-90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缸包括电动泵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端头与活塞固定,所述电动泵提供动力控制伸缩杆得伸长或缩短,以推动活塞的运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料存储舱包括动力料出口阀;所述动力料出口阀位于所述动力料存储舱与动力反应舱之间的隔板上并延伸到所述动力反应舱内;所述动力料存储舱内装有动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