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8956.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哲南;张堃博;谭铁牛;申振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光源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光源;
每层光源,包括多个光源模块(1)、一个光源基板(2)和一个光电控制系统(3);
其中,每个光源模块(1)包括灯珠板(11);
灯珠板(11)的前侧面,安装有多个近红外灯珠;
灯珠板(11)的正前方,间隔地固定连接有透镜盖板(13);
透镜盖板(13)上,在与所述灯珠板(11)上的多个近红外灯珠正前方的位置,分别对应安装有多个灯珠透镜(12);
透镜盖板(1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
每层光源中的光源模块(1)具有的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斜面角度相同;
灯珠板(11)的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导热板(161);
导热板(161)的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62);
多个散热片(162)的后侧,安装有散热风扇(163);
导热板(161)的后侧面,还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
上倾斜连接件(14)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Z形支架(18);
Z形支架(18)的主体部分,位于散热风扇(163)的后方;
Z形支架(18)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灯珠板驱动器(19);
其中,对于每层光源,多个光源模块(1)呈预设形状固定在同一个光源基板(2)顶部的侧边上;
其中,多层光源中的光源基板(2),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基板支撑架(4),并通过基板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一起;
光电控制系统(3),用于通过场景感知设备获取位于光源模块(1)前方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信息,在对所述场景感知设备提供的目标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后,确定需要打开的光源层以及在该光源层中要打开的具体方位的光源模块并控制启动;
场景感知设备获得的目标信息,具体包括:目标3D坐标、目标距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高度;
所述光电控制系统(3),在对目标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后,确定需要打开的光源层以及在该光源层中要打开的具体方位的光源模块,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操作:
首先,光电控制系统(3)根据目标信息中的目标距离,以及根据预先存储的多个不同目标距离与不同光源层的编号的对应关系,确定需要打开的光源层;
然后,光电控制系统(3)根据目标信息中的目标方位角,以及根据预先存储的在每个光源层中的不同光源模块编号与多个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需要打开的光源层中要打开的具体方位的光源模块,然后控制启动光源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光源模块(1)呈半圆形分布,并且每个光源模块(1)中的Z形支架(18)底部固定连接同一个光源基板(2)顶部的前侧侧边上;
灯珠透镜(12)用于实现灯光聚集;
每一层光源中的每个光源模块(1)具有的灯珠透镜(12)的角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适应光源装置包括三层光源时,第一层光源中的每个灯珠透镜(12)的角度为20°,第二层光源中每个灯珠透镜(12)的角度为30°,第三层光源中每个灯珠透镜(12)的角度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适应光源装置包括三层光源时,第一层光源中的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的斜面角度为8°;
第二层光源中的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的斜面角度为14°;
第三层光源中的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的斜面角度为20°;
其中,每一层光源包括的光源模块(1)的倾角,与该层光源包括的上倾斜连接件(14)和下倾斜连接件(15)的斜面角度一致;该光源模块(1)的倾角具体包括透镜盖板(13)的倾角、灯珠板(11)以及导热板(161)的倾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光源基板(2)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光源模块(1)之间的夹角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9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