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8956.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哲南;张堃博;谭铁牛;申振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光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包括多层光源;每层光源,包括多个光源模块、一个光源基板和一个光电控制系统;每个光源模块包括灯珠板;灯珠板的正前方连接有透镜盖板;透镜盖板上安装有多个灯珠透镜;透镜盖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倾斜连接件和下倾斜连接件;灯珠板的后侧面固定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后侧面固定有多个散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散热片后侧安装有散热风扇;上倾斜连接件的后侧面固定有Z形支架;Z形支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灯珠板驱动器;对于每层光源,多个光源模块呈预设形状固定在光源基板顶部侧边;多层光源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场景中虹膜成像补光难题,满足远距离、不同方位、不同身高和多目标的补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更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随着移动支付、智能社会的发展,市场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虽然虹膜相对于人脸、步态等其他生物特征,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虹膜特征很微小,为了能获取到较好的虹膜,就必须匹配高性能的硬件和稳定的环境。
亚洲人虹膜由于与欧美人有着天生不同,所以必须增加特殊辅助光,才能突出虹膜特征。当前虹膜识别中主要使用的是850nm波段的近红外光。根据虹膜识别设备的不同,根据虹膜识别设备的差异,辅助光源的形状、尺寸、功率及安装角度等也各有不同。
其中,接触式或近距离的虹膜识别,由于距离近,光损失小,光源功率一般较小,光场比较均匀,很容易满足;而远距离虹膜识别,对光源有了更高要求,在虹膜识别安全的范围内,一般是增强功率,倾斜安装,防止反光,但是这样的远距离光源虽然能够满足当前识别环境要求,但是补光区域有限,不可调,无法适应身高,需要人主动配合,体验差。
随着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对辅助光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并没有这种能够适应于复杂虹膜识别条件的光源设备,也就限制了远距离虹膜(2m)识别、行进中虹膜识别、多目标虹膜识别技术等的应用与推广。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能适应于各种复杂条件的自适应光源装置,进一步推动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光源装置,包括多层光源;
每层光源,包括多个光源模块、一个光源基板和一个光电控制系统;
其中,每个光源模块包括灯珠板;
灯珠板的前侧面,安装有多个近红外灯珠;
灯珠板的正前方,间隔地固定连接有透镜盖板(例如通过盲孔压铆螺柱和螺钉);
透镜盖板上,在与所述灯珠板上的多个近红外灯珠正前方的位置,分别对应安装有多个灯珠透镜;
透镜盖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倾斜连接件和下倾斜连接件;
每层光源中的光源模块具有的上倾斜连接件和下倾斜连接件,斜面角度相同;
灯珠板的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导热板;
导热板的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
多个散热片的后侧,安装有散热风扇;
导热板的后侧面,还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上倾斜连接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Z形支架;
Z形支架的主体部分,位于散热风扇的后方;
Z形支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灯珠板驱动器;
其中,对于每层光源,多个光源模块呈预设形状固定在同一个光源基板顶部的侧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