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0551.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苏怀武;李梓宾;代宏伟;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123/08;C09D193/04;C09D201/00;C09D5/08;C09D7/63;C09D7/65;C09D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露 高分子 胶粘 防水涂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及生产工艺,属于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配方:石油沥青、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OT、钙脂松香、二异氰酸酯、水性羟基树脂、分散剂、水溶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耐盐雾助剂、聚醚二元醇和偶联剂。本发明提出的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及生产工艺,通其中水性环氧以水为溶剂和稀释剂,有效的消除了内应力并增加了涂膜的韧性,二异氰酸酯成膜后有效成份作用后,固化的络合物,成防水结晶体,实现防水,偶联剂来增进涂膜对底材的附着力,水溶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具有快速固化性,同时还具备优异的附着力,效控制PH值的稳定性能,可减缓防水涂料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中,如地铁、公路或铁路的隧道防水一般采用两种如下方式。
一种是复合衬砌隧道,一般采用高分子防水板(卷材)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结合起到防水作用,但其存在多方面性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防水卷材材质本身不能和喷射混凝土初衬密贴,安设时发生冲击或是混凝土表面的突出物等情况易将防水板扎破,导致漏水。
2、板与板间的接合部是隧道的薄弱环节,若稍有不慎出现裂缝会导致整个防水体系失败。
3、混凝土壁面容易出现凹凸的部位,甚至较大的空洞,二次衬砌的挤压及周沿变形会使防水板拉伸,特别是结合部位易发生断裂破坏。
另一种是普通的喷涂防水的隧道,这种地下工程防水体系渗漏的原因在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膜很难保证有卷材一样的均匀性,虽然涂膜延展性较好,但抗拉强度较低,如发生较大外力作用,结构会发生变形和位移,易导致防水膜破裂,致使整个防水体系失效;另外,该施工方法对喷涂的施工工艺精度要求高,但一般工程很难达到,虽然有自防水混凝土的存在,但地下工程工作面狭小,混凝土振捣的密度、实度很难达到设计抗渗的要求;另外,施工缝合变形缝也是这种防水措施的薄弱环节。
在公开号为CN104031444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去离子水30-50公斤、二氧化钛15-25公斤、二氧化硅10-20公斤、消泡剂4-6公斤、改性剂4-6公斤、增稠剂4-6公斤、乳化剂4-6公斤、疏水剂4-6公斤、沥青40-60公斤。
这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施工时,一般采用热熔法,即需要使用明火加热,因此不能应用于变电所、药厂、炼油厂等要求防火、防爆的场所,而且在加热时,会释放酚、萘、蒽、苯、芘等致癌气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及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露型高分子胶粘防水涂料,包括以下配方:石油沥青、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OT、钙脂松香、二异氰酸酯、水性羟基树脂、分散剂、水溶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耐盐雾助剂、聚醚二元醇和偶联剂,并按以下质量进行配比:石油沥青的含量为75-86份、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23-40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OT的含量为12-18份、钙脂松香的含量为43-55份、二异氰酸酯的含量为4-12份、水性羟基树脂的含量为34-37份、分散剂的含量为2-6份、水溶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2-6份、丙烯酸酯类流平剂的含量为10-12份、耐盐雾助剂的含量为5-8份、聚醚二元醇的含量为2-6份和偶联剂的含量为14-18份。
进一步地,水性羟基树脂为甲基、甲基/丙基酸羟丙基、有机硅氟改性的烯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耐盐雾助剂由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和氨基甲酸乙脂树脂一种或多种制成,偶联剂由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硬脂酰氧异丙氧基铝酸酯、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聚萘甲醛磺酸钠盐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浴用白瓷胶
- 下一篇:一种实时动态校验电子皮带秤组件及其校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