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黄素酯曲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1003.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康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06 | 分类号: | A21D13/06;A21D2/16;A21D2/36;A21D13/8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马维骏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黄素 酯曲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叶黄素酯曲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叶黄素酯曲奇,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小麦粉39‑47份、奶酥油23‑28份、白糖12‑15份、鸡蛋12‑15份、乳粉2‑4份、叶黄素酯0.01‑0.1份、黑果腺肋花楸果0.01‑0.1份。本发明提供的的曲奇品质好,保存时间长,味道易被人接受,并且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护眼、抗氧化、降血糖、以及软化血管等多种保健作用,且所述曲奇的制备方法成本较低,制备过程安全,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叶黄素酯曲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现国家卫生部已将其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叶黄素酯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诱变、延缓动脉硬化等生理功能。医学界早就确认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均能为人体吸收,但叶黄素酯在进入血液前,会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叶黄素,才被进入血液。比类胡萝卜素自身更能阻止眼部光化学损伤。摄入叶黄素酯后血液和视网膜中叶黄素的水平升高,有效的预防老年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色斑所导致的视力下降。美国Kemin食品公司,推出了以猕猴桃汁为基料,添加叶黄素的护眼用饮料。除此外国内外许多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叶黄素或叶黄素酯饮料。
黑果腺肋花楸又名野樱莓、不老莓,其果实中含有大量原花青素、花色苷、酚酸和槲皮素苷等多酚物质,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利于促进和改善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降血糖以及抗癌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及提取物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糖尿病、毛细血管中毒性出血、放射性疾病、风湿病、珠网膜炎、斑疹伤寒、猩红热以及湿疹等都有良好的疗效。通常认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果皮具有酸涩感和苦味,一般采用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榨出的汁液酿酒或者制作成饮料,且果实果皮中含有的大量的原花青素、多酚及果胶等物质被直接丢弃,无法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严重浪费。
曲奇是一种常见的点心,可作为一种零食或添加饮食,食用方便又便于携带。曲奇自上世纪80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叶黄素酯曲奇是以面粉为主要材料,加入叶黄素酯、黑果腺肋花楸果及其他配料经过焙烤而成,形成具有护眼、抗氧化、降血糖、以及软化血管等多种保健作用的曲奇,但目前国内还未有将叶黄素酯、黑果腺肋花楸果应用到曲奇中,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叶黄素酯曲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黄素酯曲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曲奇品质好,保存时间长,味道易被人接受,并且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护眼、抗氧化、降血糖、以及软化血管等多种保健作用,且所述曲奇的制备方法成本较低,制备过程安全,适合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黄素酯曲奇,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小麦粉39-47份、奶酥油23-28份、白糖12-15份、鸡蛋12-15份、乳粉2-4份、叶黄素酯0.01-0.1份、黑果腺肋花楸果0.01-0.1份。
所述叶黄素酯曲奇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原料验收:所有原料入厂时要认真查验,使用原料前按照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检验其组织形态、色泽等感官项目,并且保证原料在保质期内。
步骤2、曲奇原料称取:用电子秤称取所需原料。
步骤3、配料:将称量后的小麦粉、乳粉、叶黄素酯、黑果花楸,按照配方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4、搅拌:先将称量的鸡蛋液和白糖倒入搅拌机内快速搅打2~5min,转速50-90r/min,使蛋液体积增加到原来体积的2~3倍;然后将步骤3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后慢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最后再加入奶酥油搅拌1~5min,即得调制好的面糊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康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康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