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1176.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东;林永慧;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陶得天 |
地址: | 2142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纳米 mbr 组件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亲水化循环系统、清洗循环系统、保孔液循环系统以及循环水槽T04;
所述循环水槽T04的中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循环水槽T04的底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
所述循环水槽T04顶部的两侧还设有一对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框以及多个膜组件连接管,所述集水框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槽T04顶部的边缘处,多个所述膜组件连接管均与集水框固定相连、且均与集水框相连通,所述集水框的底部设有集水框产水口;
所述膜组件连接管远离集水框的一端用于连接MBR膜组件的产水口、且膜组件连接管中设有用于控制膜组件连接管通断的膜组件球阀;
所述亲水化循环系统包括亲水化溶液罐T01以及亲水化循环泵P01,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经过亲水化循环泵P01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清洗循环系统包括清水罐T02以及清水循环泵P02,所述清水罐T02经过清水循环泵P02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清水循环泵P02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保孔液循环系统包括保孔溶液罐T03以及保孔液循环泵P03,所述保孔溶液罐T03经过保孔液循环泵P03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保孔液循环泵P03的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具有出水口和回水口;
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的出水口和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球阀V11,所述亲水化循环泵P01的出水口和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止回阀CV1、球阀V13、电磁流量计F01以及球阀V02;
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的回水口通过管道接入止回阀CV1和球阀V13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14;
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和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球阀V03以及球阀V12;
所述循环水槽T04的集水框产水口通过管道接入球阀V03和球阀V12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罐T02具有出水口和回水口;
所述清水罐T02的出水口和清水循环泵P02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球阀V21,所述清水循环泵P02的出水口和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止回阀CV2、球阀V23、电磁流量计F02、球阀V24以及球阀V06;
所述清水罐T02的回水口通过管道接入止回阀CV2和球阀V23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25;
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和清水循环泵P02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球阀V07以及球阀V22;
所述循环水槽T04的集水框产水口通过管道接入球阀V07和球阀V22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孔溶液罐T03具有出水口和回水口;
所述保孔溶液罐T03的出水口和保孔液循环泵P03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球阀V31;
所述保孔液循环泵P0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接入球阀V24以及球阀V06之间、且该管道中依次设有止回阀CV3、球阀V33、电磁流量计F03以及球阀V34;
所述保孔溶液罐T03的回水口通过管道接入止回阀CV3和球阀V33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35;
所述保孔液循环泵P03的进水口还通过管道接入球阀V05以及球阀V22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球阀V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还与排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排空管道中设有球阀V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槽T04的集水框产水口还与排气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中设有球阀V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实体替换的文本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计算机键盘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