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2538.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旺;孙雪伟;王柯;凌显勇;陈光玲;唐建亚;张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967;G08B21/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施工 作业 主动 安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包括:交安设施电子终端,用于定位并发送施工作业区的位置信息;车载电子终端,用于获取并发送行驶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以及接收前方施工信号并提醒驾驶人员按照规定车道限速行驶;远程监控中心,用于接收所述交安设施电子终端和所述车载电子终端发出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储存,以及对进入到预定范围内的车辆发出前方施工信号,并判断是否发出警报指令信息;作业人员手持终端,用于接收警报指令信息,并发出振动、语音警报,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注意车辆冲撞风险,本发明为驾乘人员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及时规避行车冲撞风险,实现主动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建设,汽车保有量飞速提升已近2亿,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发,对于高速公路养护或者清排障作业来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虽然公路养排生产安全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足够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养排管理单位和养排作业人员预见事故的水平和提前控制事故隐患的能力还比较低,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以前,貌似平安无事,但在事故发生后却暴露出来许多完全有可能并应该提前发现和整改的隐患。
通过对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及相关的单位的实际走访调研发现,分析高速公路养排作业人员伤亡事故案例,养排作业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驾驶人员未明确知道前方路况,而导致驾驶人员闯入施工作业区,冲撞到养排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同时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交安设施防闯入装置,防冲撞设施大多数都是被动防冲撞,如防撞车、闯入装置等,大多数为提醒养护作业人员而进行设计的,未考虑到从驾驶人员方来对冲撞风险进行防控,对驾驶人员的有效的警示提醒。
由于目前在进行高速公路作业时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气候、能见度等,导致驾乘人员无法准确捕捉到前方的路况信息,而发生交通事故,存在较大的被冲撞风险。因此驾驶员如何准确感知前方路段是否有施工作业,如何获取前方准确的区域位置信息,是遏制冲撞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实时提醒进入到施工作业区前方范围的驾驶人员前方存在施工作业区,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具体相距的里程,警示驾驶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避免驾乘人员主动冲撞进行事故防控,保障驾驶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主动安全防撞系统及方法,包括:
交安设施电子终端,用于定位并发送施工作业区的位置信息;
车载电子终端,用于获取并发送行驶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以及接收前方施工信号并提醒驾驶人员按照规定车道限速行驶;
远程监控中心,用于接收所述交安设施电子终端和所述车载电子终端发出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储存,以及对进入到预定范围内的车辆发出前方施工信号,并判断是否发出警报指令信息;
作业人员手持终端,用于接收警报指令信息,并发出振动、语音警报,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注意车辆冲撞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控中心主要由地图服务器、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地图服务器用于对行驶车辆位置和施工作业区位置的信息调用、地图标记以及位置解析,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车载电子终端和所述交安设施电子终端发出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发送和储存,所述Web服务器用于通过网站来实现预警指令信息发送、数据共享以及客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