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4084.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汪坤;刘晓群;王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22;B23Q3/06;B23Q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自动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室和打孔钻头,所述打孔室的内部设置有打孔台,且打孔台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打孔台的左侧安装有上料板,且上料板的下端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上料板的的上方安装有推板,且推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左端连接有多位气缸,所述打孔钻头安装于夹板中间位置的上方。该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设置有驱动电机能够通过联动轴带动上料板进行转动,如此能够将上料板一端的零件传递至另一端,多位气缸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推板进行左右移动,如此能够通过推板将上料板上的物料推送至打孔台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时常需要对其进行打孔操作以便后续使用,如此需要用到一种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
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通常为半自动化形式,需要人工上下料,关键操作上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造成生产效率的缓慢,且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无法精确控制打孔位置,导致打孔质量的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通常为半自动化形式,需要人工上下料,关键操作上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造成生产效率的缓慢,且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无法精确控制打孔位置,导致打孔质量的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室和打孔钻头,所述打孔室的内部设置有打孔台,且打孔台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靠近打孔台竖直中心线的位置连接有夹板,且夹板中间位置的下方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打孔台的左侧安装有上料板,且上料板的下端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上料板的的上方安装有推板,且推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左端连接有多位气缸,所述打孔钻头安装于夹板中间位置的上方,所述打孔钻头的上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打孔台的内部安装有集尘盒,所述打孔台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板,且下料板的下端连接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动轴与上料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上料板与打孔台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多位气缸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推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推板与上料板之间相互垂直,并且下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夹板之间构成拉伸结构,且夹板关于打孔台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驱动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打孔钻头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打孔钻头与凹槽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且滤网与集尘盒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并且打孔台与集尘盒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置有驱动电机能够通过联动轴带动上料板进行转动,如此能够将上料板一端的零件传递至另一端,多位气缸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推板进行左右移动,如此能够通过推板将上料板上的物料推送至打孔台上端,通过下料板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能够使打孔后的零件自然下滑,实现了自动上下料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通常为半自动化形式,需要人工上下料,关键操作上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造成生产效率的缓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工程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