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锭子的锭盖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6506.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7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奇;赵林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41/04;B21D22/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锭子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锭子的锭盖成型方法,该锭盖成型方法是将管件制作形成锭盖,锭盖设有柱状的上部分和筒状的下部分,且上部分中部设有通孔。该锭盖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管件分成上段、中段、下段,对上段进行扩口,并形成所述锭盖的下部分,下段进行缩口,经扩口和缩口后,所述中段的壁厚尺寸大于上段或下段的壁厚尺寸;步骤二,将所述扩口后的上段保持形状定位,对所述中段以及缩口后的下段进行冲压,并形成所述锭盖的上部分,以上即完成锭盖的成型。上述成型方法采用管件作为坯料,成型制作较为简单、效率,且无材料浪费,有效保证最终成品锭盖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是一种包覆锭子的锭盖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包覆丝机是用于以氨纶、涤纶等多种纤维为芯丝及外包丝的包覆加工设备,既可生产一般的单向包覆丝,亦可生产全包覆、氨纶低消耗的双反向包覆丝,所产包覆丝广泛应用于机织、针织、织带等领域,可有效改善织造品的弹性、手感、悬垂度与抗皱性。其中锭子是包覆丝机中的重要部件,而锭盖是锭子的其中一部分,对锭子工作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7483946U,授权公告日2018年6月12日,实用新型名称为“长丝倍捻钉子转子装置”,其公开的锭盖结构即为现有常见的锭盖样式。该种锭盖的传统加工一般是采用铸造加工成型,或采用实心圆钢冲压成型,铸造加工的缺点在于加工工序多,加工效率较低,质量参差不齐,较难大批量生产加工,而采用实心圆钢冲压成型,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且加工成型质量难以保证,锭盖费时费料,经常出现断裂等问题。为此,有待对现有的锭盖成型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包覆锭子的锭盖成型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成型方法加工工序复杂,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费时费料,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包覆锭子的锭盖成型方法,该锭盖成型方法是将管件制作形成锭盖,锭盖设有柱状的上部分和筒状的下部分,且上部分中部设有通孔;其要点在于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管件分成上段、中段、下段,同时对上段进行扩口,下段进行缩口,经扩口和缩口后,所述中段的壁厚尺寸大于上段或下段的壁厚尺寸,且所述上段扩口后形成所述锭盖的下部分。
步骤二,将所述扩口后的上段保持形状定位,对所述中段以及缩口后的下段进行冲压,并形成所述锭盖的上部分,以上即完成锭盖的成型。
上述成型方法采用管件作为坯料,成型制作较为简单、效率,且无材料浪费,有效保证最终成品锭盖的质量。
所述步骤一通过扩口冲头和缩口模座实现,所述缩口模座的内孔分为上孔段和下孔段,上孔段是与所述锭盖下部分的筒状外径匹配的模孔,下孔段为缩口孔;所述扩口冲头的冲头部位一部分是与所述锭盖下部分的筒状内孔匹配的成型部,另一部分是与所述缩口模座的缩口孔适配完成所述步骤一下段缩口的导向部;所述扩口冲头设有当扩口冲头与缩口模座冲压配合时,对缩口模座的模孔上端形成平面封口的封口面。通过上述冲压成型的方法,成型效率较高,且成型质量较为稳定。
所述缩口模座的内孔还包括位于缩口孔底部的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对步骤一缩口后的下段端部限位的模块。通过模块对管件下段缩口的端面形成有效限位,保证缩口端面平整。
所述步骤二通过成型冲头和成型模座实现,成型冲头的冲头端部主体为平面,平面中部设有凸起的柱形头,且柱形头的外径尺寸与所述锭盖上部分的通孔尺寸匹配;所述成型模座设有与所述锭盖匹配的模腔,即模腔包括与所述步骤一扩口后的上段匹配的下模腔,以及与所述锭盖的上部分匹配的上模腔;所述步骤一扩口后的上段朝下与所述下模腔配合定位,缩口后的下段朝上对应所述成型冲头;所述成型冲头与成型模座冲压配合时,成型冲头的端部平面对成型模座的上模腔上端形成封口。同样的,上述步骤二采用冲压成型,成型效率较高,质量较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