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油脂中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6880.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庆强;杨方;陈迪;夏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福州海关技术中心;杭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杭州海关口岸门诊部)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G01N30/34;G01N30/74;G01N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地址: | 36501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油脂 大麻 素类新 精神 活性 物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油脂中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可较好的完成从油脂样品中提取并分离大麻素,实现油脂中大麻素类的检测,简单快速、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油脂中多种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的高效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大麻是极有价值的经济作物,国外对包括工业大麻在内的大麻管控逐步放开,我国也将火麻仁(一种工业大麻的果实)列入药食同源产品清单,市面上也出现了火麻油、火麻仁与火麻糊的食品。但研究表明,人类摄入含量高于0.3%大麻素时显示精神活性,为此,联合国公约和许多国家的法律均将其列为“麻醉品”或“毒品”,并采取管控措施。因大麻素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难以将其从油脂中较好的分离出来,往往需要繁琐的样品提取与净化步骤以去除干扰,使得前处理步骤繁琐、检测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因此,开发新型新处理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油脂中四氢大麻酚(THC)、大麻酚(CBD)和大麻二酚(CBN)等大麻素检测的高效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可较好的完成从油脂样品中提取并分离大麻素,实现油脂中大麻素类的检测,简单快速、准确可靠。
为了实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油脂中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5 g油脂样品,用甲醇定容至10 mL,涡旋混匀后,超声提取15 min,-20 ℃冷冻2h至油脂样品完全凝固,收集全部甲醇溶液,40 ℃下氮吹浓缩至近干,残留溶液用体积比为1:1的环已烷/乙酸乙酯溶液定容至10 mL,然后用凝胶净化柱净化;
(2)净化时将样品加入凝胶净化柱中,并用足够量的体积比为1:1的环已烷/乙酸乙酯溶液不断淋洗凝胶净化柱,弃去最初的0mL-40mL馏出液,收集中间的40mL-60mL馏出液,在40 ℃下旋转蒸发浓缩至约1mL,再将此浓缩液加入凝胶净化柱中,继续用足够量的体积比为1:1的环已烷/乙酸乙酯溶液不断淋洗凝胶净化柱,弃去最初的0mL-40mL馏出液,收集中间的40mL-60mL馏出液,在40 ℃下氮吹至近干;
(3)用3×1 mL的体积浓度75%乙腈水溶液洗脱氮吹后的残留,并收集汇总于试管中,涡旋混匀后,过0.22 μm纤维素滤膜,用仪器测定。
凝胶净化柱的制备:在玻璃层析柱的柱底垫少许玻璃棉,用湿法装入事先用体积比为1:1的环已烷/乙酸乙酯溶液浸泡0.5h的凝胶填料,装填柱高26cm,并使凝胶填料始终保持在洗脱溶液中。凝胶填料的型号为Bio-Beads S-X3。
本发明主要解决从油脂中提取大麻素的前处理方法,与以往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分离完全的特点,并能够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方式结合开展检测,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由于大麻素极性较弱,且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与油脂结合得极为紧密,使用溶剂液液萃取时仍会含有较多的油脂,难以通过后续固相萃取小柱完全净化,进而影响检测效果。本发明采用具有亲水与亲油双重性质的凝胶填料,使凝胶填料在有机溶液浸泡后,溶胀成具有分子筛性能的多孔网状结构,通过其交联度和洗脱剂确定合适的孔径和排限极限,从而达到分离大分子油脂和小分子大麻素的目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油脂样品净化的效果,本发明还增加了冷冻处理油脂的步骤,从而降低了用有机溶剂提取油脂样品后的含油量,减少了净化用凝胶填料的用量和分析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检测方法下四氢大麻酚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福州海关技术中心;杭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杭州海关口岸门诊部),未经三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福州海关技术中心;杭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杭州海关口岸门诊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过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子筛选分类的建筑送料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