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发酵生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9647.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程文;陈庆;莫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化县九红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7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4135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发酵 生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它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架体为层状结构,架体各层分别安装有茶坯发酵槽,所述的架体上的上下相邻的两茶坯发酵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连接于各茶坯发酵槽的加热机构;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架体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有控制电源、供电电源、温度传感器、蜂鸣器;所述的茶坯发酵槽底部设有发热器,发热器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茶坯发酵槽的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管,发酵槽的底部位于加强管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发热器设于加强管、保温层上,发热器的上方设有保温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热器为均匀排列于加强管、保温层上的电热丝;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保温盖板下方中心处且不接触电热丝、加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间隙为9㎝~11㎝。
5.一种红茶发酵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萎凋揉捻:采摘当天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新鲜茶叶为原料,放入清洁、通风的环境进行萎凋,然后揉捻至叶细胞破碎率达85%以上;
⑵一段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均匀的摊在红茶发酵装置中,并在茶叶上覆盖湿布,设置发酵温度为30℃~32℃条件下发酵45~60分钟,控制发酵湿度94%~98%;
⑶二段发酵:完成步骤⑵后,设置发酵温度为22℃~24℃条件下发酵60~75分钟;
⑷毛火:完成步骤⑶后,掀开湿布并设置温度为110℃~120℃,烘干10~15分钟,得到含水量为20%~25%的毛火叶;
⑸摊凉:毛火完成后,摊凉40~50分钟;
⑹足火: 设置温度为85℃~90℃,烘干15~20分钟,得到含水量小于5%的足火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茶发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⑵、步骤⑶中当到达设定时间时,红茶发酵装置发出提示,此时对红茶发酵装置中的茶叶进行翻动,重新浸湿湿布并盖在翻动后的茶叶上;所述的设定时间为4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红茶发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为层状结构,架体各层分别安装有茶坯发酵槽,所述的架体上的上下相邻的两茶坯发酵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连接于茶坯发酵槽的加热机构;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架体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有控制电源、供电电源、温度传感器、蜂鸣器;所述的茶坯发酵槽底部设有发热器,发热器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茶坯发酵槽的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管,发酵槽的底部位于加强管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发热器设于加强管、保温层上,发热器的上方设有保温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热器为均匀排列于加强管、保温层上的电热丝;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保温盖板下方中心处且不接触电热丝、加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间隙为9㎝~11㎝;所述的步骤⑵中茶叶的摊放厚度小于等于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化县九红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化县九红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6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解臭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窗式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