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0735.6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亚辉 |
主分类号: | B26D1/15 | 分类号: | B26D1/15;B26D3/16;B26D7/06;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7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管材 加工 全自动 切割 系统 | ||
1.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包括设备承载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管材双端同步切割单元(2)和管材间歇性释放料库单元(3),在所述管材间歇性释放料库单元(3)的内部放置有若干根待释放管材(6),每一根所述待释放管材(6)均通过管材间歇性释放料库单元(3)的出料区域释放,所述管材双端同步切割单元(2)进料区域的位置位于待释放管材(6)从管材间歇性释放料库单元(3)抛出后,所形成抛物线轨迹的落点上,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两侧且对应管材双端同步切割单元(2)废料的落点处均通过挂接的方式活动连接有废料收集箱(4),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顶端且对应管材双端同步切割单元(2)出料区域的正下方放置有成品收集箱(5);
所述管材双端同步切割单元(2)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承载框架(1)顶端的第一支撑框架(21),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21)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一块尺寸相适配的底板(22),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21)和底板(22)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管材输送机构(23),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21)和底板(22)的顶端且位于管材输送机构(23)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管材切割机构(24),在所述管材输送机构(23)的上方放置有若干根待切割管材(25);
所述管材间歇性释放料库单元(3)包括对称安装在设备承载框架(1)顶端的第一料库架(31)和第二料库架(32),所述第一料库架(31)和第二料库架(32)的顶端共同通过加强板(33)形成整个支架的加强支撑结构,在第一料库架(31)和第二料库架(32)底部出料口的位置共同固定安装有管材释放机构(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收集箱(4)和成品收集箱(5)的顶端均为敞口结构,且所述废料收集箱(4)的底端为斜面结构,最低点与成品收集箱(5)的位置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输送机构(23)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21)顶部的主动轮轴(231)和从动轮轴(232),所述主动轮轴(231)和从动轮轴(232)为对称设置,且均与第一支撑框架(21)之间通过第一轴承座(233)形成转动连接结构;
在所述主动轮轴(231)和从动轮轴(232)之间对称式套接有两根管材输送带(234),在每根所述管材输送带(234)的两侧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管材阻挡块(235),在所述主动轮轴(231)的中间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2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输送机构(2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22)顶端的驱动电机(237)和减速机(238),所述驱动电机(237)的驱动端与减速机(238)的动力输入端串接在一起,所述减速机(23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主动带轮(239),所述第一从动带轮(236)和第一主动带轮(239)的传动比为1:1,且第一从动带轮(236)和第一主动带轮(239)之间共同套接有一根第一同步带(2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加工的全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切割机构(24)包括分别对应固定焊接在底板(22)顶端的第二支撑框架(241)以及两端固定焊接在第一支撑框架(21)顶端的横梁板(242),所述横梁板(242)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框架(241)的顶端固定焊接在一起;
在所述横梁板(24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43),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243)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一根驱动轴杆(244),在所述驱动轴杆(244)中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245),且在驱动轴杆(244)的两端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416)和第二螺纹槽(2417),所述第一螺纹槽(2416)和第二螺纹槽(2417)的开设长度相等,所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亚辉,未经于亚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7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