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净化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0851.8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荟;钱媛媛;张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1;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有机 废水 深度 净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COD的预处理段,以去除难降解废水中悬浮态及胶体类有机物为主,
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待处理的难降解废水的混凝反应,即将难降解废水送至第一反应池,基于高效混凝药剂进行混凝反应、以去除悬浮态及胶体类有机污染物,反应的混合液输送至第一浓缩池,反应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脱水装置,
S12.基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对步骤S11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第一出水输送至中间水箱,
S2.COD的深度处理段,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难降解废水中的溶解态、小分子有机物;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有机物深度去除反应,即对所述S12处理后的第一出水输送至第二反应池,基于吸附药剂进行深度有机物去除反应,去除溶解态、小分子的有机物,混合液输送至第二浓缩池,反应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脱水装置;
S22.基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对所述步骤S21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产水输送至产水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难降解废水的pH值介于6~9、COD值介于200mg/L~1000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混凝药剂选自聚合硫酸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COD去除率介于40%~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所述吸附药剂选自糖用粉末活性炭、煤质粉末活性炭、药用粉末活性炭或者粉末活性焦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COD去除率达到30%~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液分离装置采用卷式微滤膜,所述卷式微滤膜材料为PVDF,回收率达95%~99%。
8.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OD预处理装置及COD深度净化装置,
所述COD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反应池、第一浓缩池、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中间水池、污泥脱水装置及第一加药装置;
所述第一反应池具有进口,用以流入待处理的废水,
加药孔,其经管道及加药泵连接第一加药装置,及
出水口,其经管道及泵与第一浓缩池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浓缩池还具有: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经管道及泵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连接,
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经管道及污泥泵与污泥脱水装置连接,
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具有:
产水口,所述产水口经管道与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浓水口,所述浓水口经管道与第一浓缩池连接;
中间水池,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经管道及中间水池提升泵与COD深度净化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D深度净化装置,包括:第二反应池、第二浓缩池、第二固液分离装置、产水池及第二加药装置,
所述第二反应池具有: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中间水池的出水口,
加药孔,所述经管道及加药泵连接第二加药装置,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经管道及泵与第二浓缩池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浓缩池还具有:
出水口,所述经管道及泵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经管道及污泥泵与污泥脱水装置连接,
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具有,
产水口,所述产水口经管道与产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浓水口,所述浓水口经管道与第二浓缩池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反应池内分别配置有搅拌装置,基于搅拌装置使得加入的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8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