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1207.2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铨;王畅;吴春晓;韦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茂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25 | 分类号: | H05B45/325;H05B45/30;H05B4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蒋学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关断低 待机 功耗 调光 电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涉及LED调光技术领域。该调光电路包括调光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单元、电源输出单元以及供电单元;调光单元与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继电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单元以及供电单元连接,继电器单元与电源输出单元连接,电源输出单元与LED灯连接,供电单元与IC芯片连接。在调光单元接收到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小于预设的占空比阈值时,调光单元向继电器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在接收到调光单元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单元切断电源输出单元向LED灯的供电输出,以及控制供电单元停止向IC芯片供电。由此,可关断LED灯,同时切断IC芯片的供电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调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在传统非隔离拓扑中,由于灯珠与灯板之间寄生电容存在,从火线到PFC部分,再到BUCK部分,然后到灯珠,寄生电容,最终到灯具,回到大地,组成回路,这样灯微亮,不能够关断。
同时,传统电路待机时,待机功耗超过0.5W,不满足ERP(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指令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旨在解决现有非隔离拓扑调光无法关断LED灯以及待机功耗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所述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包括调光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单元、电源输出单元以及供电单元;调光单元与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继电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单元以及供电单元连接,继电器单元与电源输出单元连接,电源输出单元与LED灯连接,供电单元与IC芯片连接;
其中,在调光单元接收到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小于预设的占空比阈值时,调光单元向继电器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在接收到调光单元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单元切断电源输出单元向LED灯的供电输出,以及控制供电单元停止向IC芯片供电。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调光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第二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一电阻连接且接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非隔离关断低待机功耗调光电路还包括滞环单元,滞环单元包括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第三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以及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一MOS管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继电器单元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第六电阻以及第二电容接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继电器单元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控制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源输出单元包括正电源线以及负电源线,继电器包括两被控开关,两被控开关分别设置在正电源线以及负电源线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供电单元包括第二MOS管以及三极管,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IC芯片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供电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第八电阻以及第三电容接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供电端通过第九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茂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茂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