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1338.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A23K10/18;C12R1/25;C12R1/125;C12R1/645;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用益生菌 制备 方法 | ||
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饲料用益生菌作用有限、制作工艺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方法为:配置培养基并灭菌;接种发酵剂;发酵培养24‑48h;菌体富集并用生理盐水使其悬浮成菌悬液;配置保护剂;对菌悬液进行热胁迫处理;喷雾干燥带流化床干燥:将添加有保护剂的菌液加入喷雾流化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得到混菌制剂。本发明利用菌种对氧气的需求差异进行菌种的混合发酵培养。本发明基于混菌发酵技术、热胁迫技术、喷雾干燥带流化床技术制备饲料用益生菌。本发明与传统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相比,丰富了益生菌种类,促进菌种间的协同作用,促使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增加菌体生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饲料用益生菌的生产。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及畜牧业大国,动物源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十分巨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肉类的消费在饮食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随着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加,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密度的集中,动物受病害威胁增大。因此,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动物疾病预防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当摄入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益生菌通过分泌细菌素、产酸降低肠道pH,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对感染性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可以分泌有益物质,降低血浆胆固醇,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目前,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在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同时,益生菌进入动物体内,发挥益生功效。然而,传统的饲用益生菌大多数是单菌种或双菌种复配,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饲用需求,但单菌种对病原风险的作用有限,甚至个别菌体只对某种病原菌产生极强作用而对其他病原微生物作用较弱。因此,多菌种复配提高饲料的益生功效成为研究热点。常规的多菌配伍通常是将单菌种发酵到较高水平然后经干燥后混合配制使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益生菌经历多次培养及干燥,不仅增加工艺成本,且菌体在肠道内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益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饲料用益生菌作用有限、制作工艺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混菌发酵促进菌种间协同生长,丰富益生菌种类;利用喷雾协同流化床干燥减少干燥次数,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培养基:豆渣3-5%、糖蜜2-6%、麸皮40-50%、葡萄糖0.5-1%、蛋白胨0.5-1%、玉米浆1-2.5%、尿素0.1-0.3%、酵母浸粉0.2-0.5%、磷酸氢二钾0.1-0.5%、磷酸二氢钾0.1-0.5%、碳酸钙1-2%、硫酸镁0.02%-1%、硫酸锰0.02%-1%、余量为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灭菌;
步骤二:接种发酵剂:取发酵剂菌液进行接种,接种量质量分数为3%-7%;
步骤三:发酵培养:在32-37℃,pH为6.5-7.2,每隔6h搅拌一次,发酵24-48h;
步骤四:菌体富集:发酵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对底物进行洗脱制成菌悬液,离心,弃上清,收集沉淀并用生理盐水使其重新悬浮,得到菌悬液;
步骤五:配置保护剂:取海藻糖、脱脂乳粉、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用蒸馏水溶解并混合均匀,灭菌;
步骤六:热胁迫处理:对步骤四制得的菌悬液进行热胁迫处理,待温度降至室温,加入保护剂,充分混匀;
步骤七:喷雾干燥带流化床干燥:将添加有保护剂的菌液加入喷雾流化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得到混菌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