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1984.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鲁凤斌;盖英德;崔振宇;蒋禹;于波;提威;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7C3/00;B64C39/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23051 辽宁省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智能 自动 巡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平台、计算平台以及展示平台.硬件平台包括无人机平台、云台相机、AI智能控制盒以及RTK定位系统.计算平台包括:定位引擎、识别引擎以及云台控制引擎.展示平台包括数据监视界面和数据结果展示界面。本发明可实现无人机三维航线智能规划、无人机精确定位、无人机智能巡查和飞行、无人机精细巡检自动AI对准与拍摄、无人机影像资料实时高清图传、巡检数据自动缺陷识别以及巡检报告的自动生成,为电力系统运维提供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可控的巡检作业方式,降低无人机操作门槛,降低人员经验对于巡检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运行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故障诊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电力系统的巡视一般采用人工巡视方式,这种方法虽简单,但效率较低,周期较长,且需要配备大量光学设备和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巡检人员,对人力、财力的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已经开始逐步推广“无人机和人工巡检协同”的新型巡检模式。推广地面和空中相结合的巡检模式,全面提高巡检作业效率与效益,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随着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应用于电力系统巡检也越来越多,依靠地面操控人员完成对电力设备的信息采集,现场技术人员仅能使用无人机代替原有的望远镜获取图像。对于设备缺陷的识别,大部分仍旧基于人工判别的方式来进行,缺陷识别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并存在很多漏报现象,尚不能有效减轻人工负担。随着无人机拍摄效率的提高,依赖人工检阅或复核来发现缺陷与隐患已经成为制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瓶颈。目前传统的电力无人机巡检存在问题主要为:
(1)巡检效率不高。在进行巡检作业时,无人机沿线路进行巡检,通过图传模块将数据传回地面站,地面的操控人员根据地面站的显示信息来判断关键部件的位置,手动的调整无人机云台的位置定位到部件上,进行拍照。这种信息采集方式,大大的影响了无人机巡检的效率。
(2)缺乏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巡检后的数据处理,依然依靠人工判读的方式来对完成关键部件的定位、缺陷识别等任务。如何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针对相关部件设定识别与诊断的算法,实现对部件的自动识别与缺陷诊断是巡检后数据处理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巡检数据利用率较低。巡检后会产生大量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目前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方式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处理。缺乏对巡检数据的科学管理手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巡检数据的数据库,造成数据查阅与使用上的困难。
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且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拟发明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以解决现有现有电力系统巡检方式无法巡检效率不高,缺乏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巡检数据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自动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硬件平台、计算平台以及展示平台;
所述硬件平台包括:
无人机平台,用于进行航点飞行;
云台相机,用于采集图像数据;
AI智能控制盒,用于进行巡检测算和控制云台相机;
RTK定位系统,用于定位所述无人机平台;
所述计算平台包括:
定位引擎,用于测算定位无人机平台与特征目标的方向和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