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3771.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苟国銮;李永达;刘建伟;卢致强;钟扬;申小兵;曹平;吴起;田青;王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城市 轨道交通 正向 协同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地铁项目设计情况结合BIM设计标准建立项目级BIM正向设计实施方案;
S2:搜集或新建地铁相关专业的构件族,导入到各专业样板文件;
S3:线站位方案基本稳定后,收集线路、设备、系统等专业提资,根据前期资料建筑专业基于样板文件确定项目基点坐标、轴网及标准,并依据项目规模或人员职责划分工作集,建立中心文件,开展建筑专业内的协同设计;
S4:待建筑专业模型完成后,结构和机电专业导入建筑专业的中心文件,采用链接协同模式开展结构和机电专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专业内仍采用工作集协同模式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专业内如遇方案调整,通过revit协同功能发送调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6:专业间模型构件冲突,通过revit协同功能实施修改、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各专业模型完成后开展审核、出图过程中,直接复制建模视图,指定已新建的视图样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正向设计实施方案的内容包含项目情况介绍、正向设计实施目标及人员划分、各专业设计内容及提资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构件族的命名按照模型构件命名规则统一命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2时,还同时在样板文件中创建建模、提资、校审、出图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37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