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4978.7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邓入川;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环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包括平台,出料机构,磁环送取机构,由断齿取放机构、大齿环上端固定机构和大齿环下端固定机构组成的自动开环机构,旋转排线机构,由储线环和驱动储线环在垂直于平台的平面内旋转的驱动装置组成的绕线机构,导线机构,自动取料机构,平台上设有驱动装置固定板,固定板用于固定储线环驱动装置;储线环上设有断齿和边滑器,固定板上还设有记录储线环绕线圈数计圈器;本发明从送线、送料、挂线、绕线、剪线和取料等过程均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绕线各动作的流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涉及磁环绕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应线圈被广泛得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电磁环等电感组件,因此,感应线圈质量的好坏常常决定着产品性能的优劣。
磁环感应线圈在工业领域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目前市场上的磁环绕线机多为单一大型的磁环绕线,对于小型甚至微型磁环的绕制,由磁环的尺寸很小,一般的操作是将细铜线剪成固定长度的一端,将磁环固定采用手工绕制的方式进行电磁环的缠绕加工,效率不高且会因为工人的技术水平差异而影响到磁环产品的质量。而且现有的磁环绕线机都采用的是平面开合或错位方式进行储线环的开环操作,经过高频次的开环后,难免会引起储线环变形而影响储线和绕线的流畅度,从而降低绕线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且使用寿命更长的全自动磁环绕线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用于安装各种机构;出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的平台上,用于振动分拣未绕线磁环并逐个出料;磁环送取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的固定板上,用于吸住磁环并将其推送至所述储线环开口处,待绕线完毕后将磁环取出;自动开环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断齿取放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底板上的大齿环下端固定机构和所述固定板上的大齿环上端固定机构,用于安装或取下所述储线环上的断齿,实现所述储线环的闭环或开环操作;绕线机构,其包括带有所述断齿的储线环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支撑和驱动所述储线环的驱动装置,所述储线环上设有边滑器,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用于绕线时挂线的挂线机构;旋转排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平台上,用于绕线时支撑磁环并使磁环旋转绕线;导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侧边,用于清洁和引导铜线进行储线;挂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平台上,用于储线完成后绕线前将铜线挂上边滑器并切断铜线。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平台上的振动盘和与所述振动盘相通且向下弯曲的出料轨道,所述的出料轨道末端装设有送料导槽,所述的送料导槽的出料端正对于所述储线环上的开环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环送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磁环送取气缸和设于所述磁环送取气缸伸出端的磁环送取组件,所述的磁环送取组件的末端有磁性,所述的磁环送取组件的末端伸进所述的送料导槽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齿取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平行于所述平台的平面内的断齿取放横向气缸和断齿取放纵向气缸,所述断齿取放横向气缸和断齿取放纵向气缸通过连接件Ⅰ连接,所述断齿取放纵向气缸的伸缩端上设有断齿夹紧气缸,两者通过连接件Ⅱ固定,所述断齿夹紧气缸末端设有断齿夹子,所述断齿夹紧气缸上表面设有断齿错位气缸,两者通过连接件Ⅲ固定,所述断齿错位气缸的伸缩端上设有断齿挂取气缸,二者通过连接件Ⅳ固定,所述的断齿挂取气缸末端设有挂取组件,所述的挂取组件末端设有挂取拔头用于挂取并取出断齿。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齿环上端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正面的用于夹紧所述储线环开口上端的断齿上端夹取气缸,所述断齿上端夹取气缸末端设有断齿上端手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