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9360.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康路路;任耀文;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B23K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英俊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置 熔融 固化 真空 钎焊 方法 | ||
1.一种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外表面有筋条的第一待钎工件;
b.在第一待钎工件的筋条部位粘贴粘带钎料;
c.在粘带钎料的外部包裹金属皮,并通过金属丝将金属皮缠绕固定;
d.将第一待钎工件放置于真空钎焊炉中预置烧结;烧结的温度保持在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间,使钎料被加热至熔融态,与第一待钎工件的待钎筋条部位发生微冶金结合;
e.出炉后,拆除铜丝和铜片,对钎料部位精车加工;
f.根据第一待钎工件筋条部位的尺寸加工出第二待钎工件内部槽道;
g.用压力机将第二待钎工件压装在第一待钎工件上,使其内部槽道与第一待钎工件的筋条部位装配;
h.将第一待钎工件、第二待钎工件置于真空钎焊炉中钎焊,钎焊温度高于钎料的液相线温度;
i.出炉后,精车加工工件,保证标准尺寸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粘带钎料粘贴两层,每层的厚度为0.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金属片和金属丝分别为铜片和铜丝,铜片的厚度为0.1mm,铜丝的直径为0.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钎工件由高强铜合金材质加工形成,其外表面的筋条为螺旋状;第二待钎工件由效强化型高温合金材质加工形成;所述粘带钎料为高温钎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预置烧结的程序为:
抽真空:冷态真空度0.02-0.05Pa,工作真空度3-5Pa;
加热升温:以120-150℃/h的速率加热到400-500℃,保温30-60min;以150-180℃/h的速率加热到800-900℃,保温150-240min;以180-210℃/h的速率加热到970-990℃;
预置烧结:在970-990℃下保温20-40min;
冷却出炉:随炉冷却至900-950℃关分压阀,真空冷却至600-700℃,向炉内填充高纯气体,压力达到(6-8)×104Pa后启动风扇冷却至50-80℃出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采用车加工去除铜片,加工过程中,车床转速在20-30转/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对钎料部位进行精确车加工,使微冶金结合部位的钎料层厚度在0.02mm-0.05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加工第二待钎工件使其与第一待钎工件的待钎筋条部位的间隙在0.03mm以内。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真空钎焊的钎焊程序为:
抽真空:冷态真空度0.02-0.04Pa,工作真空度0.03-0.07Pa;
加热升温:以200-300℃/h的速率加热到400-500℃,保温30-60min;以300-400℃/h的速率加热到900-950℃,保温120-240min;以400-500℃/h的速率加热到1000-1030℃;
真空钎焊:在1000-1030℃下,保温20-40min;
冷却出炉:随炉真空冷却至600-700℃,向炉内填充高纯气体,压力达到(5-8)×104Pa后启动风扇冷却至50-80℃出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钎料预置熔融固化后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精车加工完工件后,采用5-10MPa的水压,压力测试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3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