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棒的加工方法以及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9480.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港;张立永;王醒东;胡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C03B37/027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加工 方法 以及 光纤 | ||
本申请公开了预制棒的加工方法以及光纤,其中,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根套管分别放入对应的夹具中,两根套管的轴线相重合;2)夹具控制套管转动,且使两个夹具相互靠拢,使两根套管的端部相互接近;3)套管与另一根套管相靠近的一端为对接端,同时加热对接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两根套管的对接端熔融,夹具控制两个套管相互接近熔融成一体;4)继续加热两个对接端的外侧壁,同时两个夹具相互远离,两个套管相互分离,对接端形成锥状结构。本申请相对于机械加工而言,不仅不会浪费材料,而且也不会对套管造成损伤;通过内外加热的方式,能够高效的熔接两根套管,熔接质量高,拉拔后形成的锥状部光滑、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具体涉及预制棒的加工方法以及光纤。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预制棒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制造,两个部分分别为芯棒制造和外包层制造。芯棒制造主要工艺主要用VAD(轴向气相沉积法),OVD(外部气相沉积)、MCVD(改进型化学气相沉积)和PCVD(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外包层制造工艺主要有OVD(外部气相沉积)和套管法。
套管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实际操作时,会将芯棒插入套管内,形成预制棒,然后将由套管和芯棒组合而成的预制棒送至拉丝炉上进行拉丝,得到光纤。
实际生产中,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为了方便拉丝操作,套管一端需要加工成锥状部,现有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加工套管的一端,这种操作形式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容易对套管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预制棒的加工方法以及光纤。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根套管分别放入对应的夹具中,两根套管的轴线相重合;
2)夹具控制套管转动,且使两个夹具相互靠拢,使两根套管的端部相互接近;
3)套管与另一根套管相靠近的一端为对接端,同时加热对接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两根套管的对接端熔融,夹具控制两个套管相互接近熔融成一体;
4)继续加热两个对接端的外侧壁,同时两个夹具相互远离,两个套管相互分离,对接端形成锥状结构。
本申请的加工方法通过加热的方式,先熔融成一体,然后再拉拔形成锥状结构,相对于机械加工而言,不仅不会浪费材料,而且也不会对套管造成损伤;通过内外加热的方式,能够高效的熔接两根套管,熔接质量高,拉拔后形成的锥状部光滑、均匀。此外,内外加热的方式,相对于外加热的方式而言,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套管因受热不均开裂开裂,还可以加工壁厚较厚的套管。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芯棒插入套管中,使芯棒的端部位于锥状结构处,形成预制棒。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步骤4)由熔接设备实施,所述熔接设备包括:
两个同轴线设置的可旋转的夹具,所述可旋转的夹具用于夹紧套管,可旋转的夹具能够水平移动;
喷灯,用于加热套管的对接端的外侧壁;
燃料管,用于伸入其中一根套管中,所述燃料管的端部具有90°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对准套管的对接端,所述燃料管包括两个通道,其中一个用于输送可燃气体,另一个用于输送助燃气体。
燃料管的弯折部对准套管的对接端,当两根套管靠近后,弯折部可以同时加热两根套管的对接端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