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成缆生产线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9853.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9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章银;储彬;范杨;戚明智;李跃;晏利宝;卢飞;钱刚;王淼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生产线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成缆生产线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线缆的线芯通过线缆绞体进行绞合,每组线缆绞体绞合多组线芯,线缆绞体呈串联方式水平并排设置有若干组,通过线缆线芯的多少调节线缆绞体的串联数量,线缆绞体用于对线缆线组进行绞合;步骤二:位于后侧的线缆绞体对前一组线缆绞体绞合的线缆进行进一步绞合加工,通过设置运盘小车对线缆给料盘进行自动上盘运输,绕包模座对绞合完成的线缆进行绕包;本发明线缆的线芯通过线缆绞体进行绞合,线缆绞体呈串联方式水平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可以根据实际线缆线芯的数量规格加工不同类型的线缆,通过线缆线芯的多少调节线缆绞体的串联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成缆生产线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且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电缆的成缆机。现有的电缆成缆机多是立式结构,对于多组线芯的电缆加工需要进行重复多道工序,导致对电缆的加工效率低,立式加工电缆成缆后的收卷费时费力,传统的成缆机整体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成缆生产线工作方法,线缆的线芯通过线缆绞体进行绞合,每组线缆绞体可以绞合多组线芯,线缆绞体呈串联方式水平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可以根据实际线缆线芯的数量规格加工不同类型的线缆,通过线缆线芯的多少调节线缆绞体的串联数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卧式成缆生产线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线缆的线芯通过线缆绞体进行绞合,每组线缆绞体绞合多组线芯,线缆绞体呈串联方式水平并排设置有若干组,通过线缆线芯的多少调节线缆绞体的串联数量,线缆绞体用于对线缆线组进行绞合;
步骤二:位于后侧的线缆绞体对前一组线缆绞体绞合的线缆进行进一步绞合加工,通过设置运盘小车对线缆给料盘进行自动上盘运输,绕包模座对绞合完成的线缆进行绕包;
步骤三:当线缆绞体设置的数量较多时,并排设置有至少两组皮带牵引组件对线缆牵引,通过外部驱动电机带动牵引主动带轮转动,牵引主动带轮带动牵引皮带和牵引从动带轮转动对线缆进行牵引输送,牵引皮带转动对线缆加工起到牵引的作用,通过设置驱动液压缸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上转动连接的支撑辊轮对牵引皮带起到支撑的作用;
步骤四:同时调节两组皮带之间的距离,支撑架在驱动液压缸的作用下移动对牵引皮带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导向杆对支撑架的移动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工作方法使用卧式成缆生产线,所述卧式成缆生产线包括线缆绞体、绕包模座和皮带牵引组件;所述线缆绞体并排设置有若干组且呈水平串联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线缆绞体包括绞体机架、绞合管体、绞合电机、第一给料盘和第二给料盘;所述绞体机架中心位置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绞合管体,所述绞合管体一端连接有绞合电机,所述第一给料盘和第二给料盘分别转动安装在绞体机架上,所述第一给料盘和第二给料盘以绞合管体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绕包模座固定安装在末端线缆绞体的出料口处,所述绕包模座对绞合完成的线缆进行绕包,皮带牵引组件固定安装在绕包模座远离线缆绞体的一侧,皮带牵引组件对线缆绞合绕包加工起到牵引的作用。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绞体从左向右依次排布,线缆绞体上的绞合管体从左向右孔径依次增大。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皮带牵引组件并排设置有至少两组。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绞体下端设置有运盘小车,运盘小车对线缆给料盘进行自动上盘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