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1329.X | 申请日: | 202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巍杰;李天胜;赵勇;李建军;张隽;李五红;白国峰;杜传球;吴广贺;和有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底 涌水涌砂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线,确定二次开挖基坑位置;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及止水帷幕;步骤三,基坑开挖;步骤四,土面开挖到预定标高收平,放置潜水泵抽排积水;步骤五,在基底土面上找出涌水涌沙点,用砖砌筑流水管路,使涌水点流出的水汇集到中部降水井排除;步骤六,砖顶面上铺设模板及塑料布;步骤七,在降水井中安装止水钢井筒,浇筑垫层;步骤八,铺设防水层,浇筑混凝土;步骤九,降水井封堵。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封闭基坑底面,较大程度上抑制基底涌水涌沙对基坑的危害作用,保证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顺利施工。本发明所述的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中二次基坑开挖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基底涌水涌砂现象,从而导致周边发生坍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封闭收底,浇筑垫层,减少涌水对周边土体的冲刷。
处理基底涌水涌砂的方法一般是在周边施打降水井,强制抽排,通过降低水位来减少开挖面涌水量。但基坑开挖面常常会进入潜水层中,此时的涌水量是非常大的,通过降水井抽水是难以降低水头,无法减弱基坑周边的用水量,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快速封闭基底的方法来治理基底涌水涌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发明地铁车站深基坑在二次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涌水涌砂现象造成基坑损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线,确定二次开挖基坑的具体位置和尺寸;步骤二,沿二次开挖的基坑边缘进行支护桩及止水帷幕的施工;步骤三,基坑开挖,开挖过程中在基坑中心设置集水坑并抽排积水;步骤四,基坑开挖至预定标高后收平,在步骤三的基坑中心集水坑处向下开挖并安装降水井,降水井采用无砂漏管,进一步在降水井内设置潜水泵用于抽排积水;步骤五,在基底的土层上找出涌水涌砂点,用砖砌筑多条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方向均以降水井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布设,同时涌水涌砂点均位于引流通道内,用于将涌水涌砂点流出的水汇集到中部降水井后统一完成抽排;步骤六,在引流通道的顶部铺设模板,模板顶部满铺塑料布,模板和塑料布除降水井外完全覆盖基坑平面,并将模板与基底四周密封不严的位置用棉布封堵,此时无砂漏管的高度不超过模板顶部;步骤七,在无砂漏管上部套设钢套筒,使得钢套筒垂直设置在模板上,进一步完成垫层的浇筑;步骤八,铺设防水层后进行底板钢筋的铺设,同时在钢套筒的外侧安装止水钢板,完成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步骤九,完成降水井的封堵。
步骤三中基坑开挖方式应采用分层开挖,同时在每层开挖时均由中间向四周作业,确保中间留设的集水坑满足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抽排。
步骤四中基坑开挖的预定标高为设计深度向下超挖15~20cm,用于确保涌水在引流通道中流动顺畅。
步骤四中降水井的深度应大于基底2m,降水井为若干无砂漏管拼接而成,接头处采用竹片绑扎加固,无砂漏管外侧依次填筑有粗碎石层和细碎石层,粗碎石层和细碎石层为倒圆台形结构,细碎石层外侧与原土层填筑密实。
步骤五中位于引流通道的涌水涌砂点设置在接近引流通道中线的位置,砖的砌筑高度为12~18cm。
步骤六中模板为钢模板,模板间拼装密实,塑料布平铺整个模板,并在降水井的井筒部位包裹紧密。
步骤七中先取出潜水泵,放入钢套筒后再投入潜水泵抽水,钢套筒套设于无砂漏管外侧,二者连接稳固。
步骤七中垫层厚度为20~25cm,钢套筒的上边缘高出底板顶面标高10c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沉箱开挖支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管双端内倒角机器人以及倒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