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理方法、回收分离舱、处理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7303.6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泽;王金涛;周俊辉;杜珈宇;林斐;刘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3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危化品 泄漏 处理 方法 回收 分离 平台 | ||
1.海上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危化品与海水混合物进行重力分离处理;
S2,从底部排出重力分离处理后的液体,检测重力分离处理后液体是否达标,达标的液体则外排;不达标的液体则进入S3进行后续处理;
S3,对不达标液体依次进行膜分离和吸附过滤处理;
S4,检测吸附过滤处理后的液体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外排,如果不达标则回到 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采用三层HK纤维膜进行分离,所述吸附过滤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过滤,S2和S4中采用高锰酸钾检测是否达标。
3.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分离舱、危化品回收舱、吸附舱、带外排口的检测试剂盒A、带外排口的检测试剂盒B和水泵B;
所述重力分离舱内设有静置筒,所述静置筒底部有静置筒排出口,所述静置筒排出口通过管道C与检测试剂盒A连接;
所述危化品回收舱位于吸附舱上方,所述危化品回收舱与吸附舱由过滤膜隔开;所述检测试剂盒B安装在吸附舱内部或者通过管道与吸附舱连接;
所述水泵B的出口与危化品回收舱相通,所述水泵B的吸入口与静置筒的底部连接,可用于将静置筒内的液体吸入所述危化品回收舱;水泵B的吸入口也与吸附舱连接,可用于将吸附舱内的液体吸入所述危化品回收舱;
静置筒排出口与检测试剂盒A之间,水泵B吸入口与静置筒、吸附舱之间均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危化品回收分离舱顶部的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混合液体中的海水加速通过所述过滤膜,进入所述吸附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检测试剂盒A和检测试剂盒B均为高锰酸钾试剂盒。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包括三层HK纤维膜,所述吸附舱为活性炭吸附舱。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监测检测试剂盒A、检测试剂盒B颜色变化情况的可视探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筒通过平衡支架安装在所述重力分离舱内,静置筒上安装有陀螺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架包括臂一、臂二、安装框架和用于夹持所述静置筒的夹持部件;
所述臂一的一端与重力分离舱的舱壁铰接,臂一的另一端与臂二的一端铰接,臂二的另一端与安装框架的中部铰接;
安装框架上设有一对用于夹持所述静置筒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包括可调节的伸缩臂和弧形夹持臂,伸缩臂一端与安装框架铰接,伸缩臂另一端与弧形夹持臂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危化品与海水混合物泵入重力分离舱内的静置筒,并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2,打开静置筒排出口与检测试剂盒A之间的阀门,使海水经检测试剂盒A的外排口排放至外部;当检测试剂盒A监测到海水不达标时,关闭静置筒排出口与检测试剂盒A之间的阀门;
步骤3,开启水泵B,将静置筒内剩余混合物通过管道B吸收至危化品回收舱;同时开启风机,使混合物物中的海水在风压作用下尽快通过过滤膜进入吸附舱;
步骤4,通过检测试剂盒B检测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海水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经检测试剂盒B的外排口排放至外部;
如果不达标,则开启水泵B,通过管道A重新吸收至危化品回收舱,再次进行膜过滤和活性炭吸附过程,直至检测试剂盒B检测达标后外排。
11.半潜式一体化应急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潜式浮体、动力系统、系泊定位系统、监测搜寻系统、隔离围控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危化品回收分离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3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体结构设备固定座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