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理方法、回收分离舱、处理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7303.6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泽;王金涛;周俊辉;杜珈宇;林斐;刘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3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危化品 泄漏 处理 方法 回收 分离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理方法、回收分离舱、处理平台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危化品与海水混合物进行重力分离处理;S2,从底部排出重力分离处理后的液体,检测重力分离处理后液体是否达标,达标的液体则外排;不达标的液体则进入S3进行后续处理;S3,对重力分离处理后的不达标液体依次进行膜分离和吸附过滤处理;S4,检测吸附过滤处理后的液体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外排,如果不达标则回到S3。本发明运用重力分离、膜分离和吸附分离等污水分离回收技术,相较于目前普遍采用仅适用于飘浮型油污的油水分离技术,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常见的的苯系物危化品,并且回收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泄漏应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理方法、回收分离舱、处理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化学品( 以下简称危化品) 是指具有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 ,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危化品海运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由于危化品种类繁多、性质多样、海上环境恶劣等因素,关于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技术和装备研制方面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危化品海上应急处置的需求,在应急监测、围控、分离回收技术和设备研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薄弱环节。
目前,针对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仍较为单一而低效,大多还是先用吸附材料进行回收,再用油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或者在船上回收后带回来进行处理,大大加重了应急处置船的重量负荷。油水分离装置不适用于危化品海水分离也降低了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外,海上的环境条件相对于陆地更加恶劣,一般的设备装置难以满足海上处置工作要求,还存在监测、处置、回收等环节脱节的问题,导致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理方法、回收分离舱、处理平台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海上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危化品与海水混合物进行重力分离处理;
S2,从底部排出重力分离处理后的液体,检测重力分离处理后液体是否达标,达标的液体则外排;不达标的液体则进入S3进行后续处理;
S3,对不达标液体依次进行膜分离和吸附过滤处理;
S4,检测吸附过滤处理后的液体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外排,如果不达标则回到 S3。
优选地,所述膜分离采用三层HK纤维膜进行分离。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和S4中利用高锰酸钾检测是否达标。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过滤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过滤。
危化品回收分离舱,包括重力分离舱、危化品回收舱、吸附舱、带外排口的检测试剂盒A、带外排口的检测试剂盒B和水泵B;
所述重力分离舱内设有静置筒,所述静置筒底部有静置筒排出口,所述静置筒排出口通过管道C与检测试剂盒A连接;
所述危化品回收舱位于吸附舱上方,所述危化品回收舱与吸附舱由过滤膜隔开;所述检测试剂盒B安装在吸附舱内部或者通过管道与吸附舱连接;
所述水泵B的出口与危化品回收舱相通,所述水泵B的吸入口与静置筒的底部连接,可用于将静置筒内的液体吸入所述危化品回收舱;水泵B的吸入口也与吸附舱连接,可用于将吸附舱内的液体吸入所述危化品回收舱;
静置筒排出口与检测试剂盒A之间,水泵B吸入口与静置筒、吸附舱之间均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体结构设备固定座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