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8281.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彪;沈建春;朱承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迪卡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补强板 双面 蚀刻 工艺 | ||
本发明揭示了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包括钢片清洁;在钢片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进行涂布、曝光、显影;至少对第一面蚀刻,第一面蚀刻至少包括补强板外轮廓槽蚀刻;第一面保护膜粘合;对第二面蚀刻,至少包括与补强板外轮廓槽相配合贯通的补形槽蚀刻;对第二面进行清洁并干燥处理;第二面保护膜粘合;去除第一面保护膜;对第一面进行清洁并干燥处理。本发明能实现无节点补强板的蚀刻成型,并且满足外轮廓规则平滑需求,提高了组装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特定钢片与配合蚀刻液,能满足蚀刻效率和成型精度需求,达到补强板生产要求,生产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蚀刻工艺步骤设计合理简洁高效,易于实现无节点外轮廓成型,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属于无节点补强板生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补强板即用于FPC柔性线路板的区域或位置支撑,满足FPC柔性线路板的厚度和结构强度需求,从而实现对FPC柔性线路板的搭载固定。传统FPC补强板一般通过开模具冲压成型,冲压工艺比较粗糙,公差比较大,存在毛刺等,容易对线路板产生损伤。
目前存在蚀刻工艺补强片,其能提高补强片的成型精度,但是传统补强片外周与片材框架之间存在节点,该节点会存在毛刺,从而影响到补强片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补强板存在节点且蚀刻轮廓存在不够平整等问题,提出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钢片清洁;
S2涂布、曝光、显影,在钢片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进行涂布、曝光、显影;
S3第一蚀刻,至少对第一面蚀刻,所述第一面蚀刻至少包括补强板外轮廓槽蚀刻,蚀刻深度大于钢片厚度的1/2;
S4第一面覆膜,在蚀刻成型的第一面上进行保护膜粘合;
S5第二蚀刻,对第二面蚀刻,至少包括与补强板外轮廓槽相配合贯通的补形槽蚀刻;
S6第二面清洁,对第二面进行涂布层去除清洁并干燥处理;
S7第二面覆膜,在蚀刻成型的第二面上进行保护膜粘合;
S8第一面揭膜,将第一面上的保护膜去除;
S9第一面清洁,对第一面进行涂布层去除清洁并干燥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对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同步蚀刻,并且蚀刻后补强板外轮廓槽与钢片处于连接状态。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在第二面蚀刻前进行第二面的二次涂布、曝光、显影。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采用相同蚀刻液,
所述蚀刻液包括三氯化铁、二氯化铁、氯酸钾、盐酸、重金属沉淀剂和水,
所述三氯化铁含量为140~210g/L、二氯化铁含量为10~45g/L、氯酸钾含量为110~180g/L、重金属沉淀剂含量为8~14g/L、37%浓盐酸含量为3~5ml/L。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的蚀刻温度控制在50±1℃。
优选地,所述蚀刻液还包括分散剂、调节剂、及络合剂,
分散剂含量为6~8g/L、调节剂含量为20~45g/L、络合剂含量为30~70g/L。
优选地,所述重金属沉淀剂为过硫酸钾,所述分散剂为聚醚分散剂,所述调节剂为柠檬酸钾,所述络合剂为羟基羧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迪卡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迪卡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