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及基于模具的冲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8753.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波;祁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赛恩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4 | 分类号: | B21D31/04;B21D37/10;B21D37/1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卓幼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胀形 冲压 装置 基于 模具 方法 | ||
1.一种汽车减震器弹簧垫的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包括下模座(4)、下成型凹模(2)和上模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下导向块(3),且所述下导向块(3)靠近下模座(4)的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所述下成型凹模(2)和下导向块(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斜面,且所述下成型凹模(2)和下导向块(3)之间滑动连接且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设置有导向板(12)和开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板(12)分别滑动于导向槽(11)的内部,所述上模固定板(9)靠近下模座(4)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上模驱动块(6),且所述上模驱动块(6)位于上模固定板(9)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上模驱动块(6)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斜面(13),且所述上模驱动块(6)的侧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成型滑块(7)和第二成型滑块(8),所述第一成型滑块(7)和第二成型滑块(8)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均与驱动斜面(13)滑动连接;
拉伸工件放置在下成型凹模上,通过在下导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置有斜面,并且导向板滑动安装于导向槽的内部,使得上模固定板向下移动时,挤压拉伸工件向下移动,并且下成型凹模随之向下移动,在下导向块的斜面作用下使得下成型凹模下降相互靠拢,最终闭合形成圆形型面,同时随着上模驱动块继续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沿着上模驱动块上的驱动斜面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挤压拉伸工件;
上模固定板继续下行,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的驱动块一起下行,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在上模驱动块的驱动斜面的作用下,开始向外张开,直至冲床运动到下止点,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的外圆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型面,拉伸工件外表面与下成型凹模的型面贴住,胀形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弹簧垫的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的上表面安装有下退料板(5),且所述下退料板(5)位于下模座(4)的中心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弹簧垫的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成型凹模(2)和下退料板(5)内部都装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弹簧垫的钣金胀形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和导向板(12)之间均涂覆有均匀分布的润滑剂。
5.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冲压装置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把拉伸工件放置在下成型凹模上,接着上模固定板向下移动,带动上模驱动块一起下移动,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首先与拉伸工件接触,接着进入拉伸工件的内径中,将拉伸工件底部平面与下退料板压紧;
S2、上模固定板继续下移,推动下成型凹模和下退料板向下移动,每个下成型凹模在对应的下导向块的斜面作用下合拢成一个完整的圆型凹模;
S3、上模固定板继续下行,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的驱动块一起下行,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在上模驱动块的驱动斜面的作用下,开始向外张开,拉伸工件此时开始胀形成型,直至冲床运动到下止点,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的外圆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型面,拉伸工件外表面与下成型凹模的型面贴住,胀形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胀形完成后,上模固定板向上运动,下成型凹模和下退料板内部都装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到原来的状态;上模驱动块随上模固定板继续向上,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复位,并且第一成型滑块和第二成型滑块在上模驱动块的驱动斜面作用下向其直径方向合拢,并从胀形后的胀形工件内部抽出,上模固定板运动到上止点,取出胀形后的胀形工件,完成一个冲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赛恩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赛恩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7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