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9661.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琳;孙思;梁沁;袁建昆;陈静;陈书明;王登峰;崔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5 | 分类号: | G10K11/175;G10L25/51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客车 车内声 功能 分区 自适应 品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客车行驶状态设计;
2)车内声环境采集装置布置;
3)典型声环境客观评价向量计算;
4)构建掩蔽声族谱:
掩蔽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掩蔽声类型、内容、情感多种因素,在充分考虑了音乐信号频谱成分、表演乐器形式、音乐感情与音乐内容的背景文化因素后,选取多个流派,每个流派中挑选1~2首具有代表性的掩蔽声组成掩蔽声族谱;
5)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优选掩蔽声;
6)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系统配对存储:
每一种客车工况下的车内声环境经过客观评价指标即响度、粗糙度、尖锐度与抖动度都得到一个四维空间上的向量,将该数值和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优选掩蔽声步骤中与其对应的最优掩蔽声成对地存储于SD存储器(6a)内,形成不同典型工况下车内声环境-最优掩蔽声映射族谱;
7)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系统实际使用;
8)最优掩蔽声族谱实时更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车行驶状态设计是指:
(1)参考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择测试车辆行驶的等级路面,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与四级公路共五个等级;本技术方案中测试路段选择为三级公路,即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为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
(2)设计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车辆行驶工况,分别为怠速、20km/h、40km/h与60km/h的工况;
(3)选取车辆乘载状态为空载、半载和全载三种情况;
(4)选取车窗开合状况为驾驶员左侧窗户闭合与开启两种情况;
则共需要采集共24种声音环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内声环境采集装置布置是指:
将车内驾驶区声环境采集装置(1)、车内乘客区声环境采集装置(2)分别布置在驾驶区和乘客区,1号传声器(1a)、2号传声器(2a)和3号传声器(2b)离车厢壁和座椅垫不低于150mm;传声器指向车辆行驶方向,安装牢固避免振动影响测试结果;具体位置为驾驶区布置1号传声器(1a)、乘客区布置2号传声器(2a)与3号传声器(2b);
驾驶区的1号传声器(1a)测点为驾驶座椅测点,将座椅靠背调节至垂直位置,具体位置为座椅纵向对称轴与座椅靠背垂直对称轴交点右侧,即靠近汽车纵向轴线一侧0.2±0.02m处,高度为高于座椅坐垫表面0.7±0.05m;
乘客区的2号传声器(2a)测点为站立点,站立点为车厢两条对称轴交点,其垂直高度为地板上方1.6±0.1m;
乘客区的3号传声器(2b)测点为客车最后一排左起第二个座椅测点,具体位置为座椅纵向对称轴与座椅靠背垂直对称轴交点右侧,即靠近汽车纵向轴线一侧0.2±0.02m处,高度为高于座椅坐垫表面0.7±0.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6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