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2377.9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徐晓倩;李先闯;许培欣;张玄成;童子成;阮仁杰;黄向前;陶胜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14 | 分类号: | E01C23/14;E01C23/09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 加热 微波 沥青 功能 铺面 愈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施工沥青路面材料;选择电磁感应加热或者微波加热方式;通过机械臂调整加热单元位置,使其对准路面裂缝处;开始加热,并且启动冷却系统,通过红外传感设备进行温度监测,直至裂缝愈合。通过与设备连接的机械臂可以柔性实现对路面裂缝位置的作业,可以在复杂施工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同时通过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自由切换,可以根据路面的材料性质选择不同的自愈合加热模式。本发明的加热施工方法可灵活调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尤其适用于实现对不同路面的修复工作,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和噪音小,以及施工便捷、养护时间短和易维护等优点,逐渐成为国内外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被广泛用于修建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和桥面铺装等路面上。
但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沥青路面在受长期行车荷载、温度应力以及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会产生裂缝、松散等病害。且现有的沥青路面养护和修复聚合物材料如防水剂、沥青再生剂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路面的养护费用和使用性能。而自愈合修补是近年来投入运用的新技术,根据分子扩散理论,沥青材料裂缝的两个界面一旦接触,沥青分子就会开始互相扩散,直到裂缝完全闭合,力学性能得到恢复。但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因此需要人为加热来加快这一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沥青路面的便捷修复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的沥青功能铺面自愈合施工方法,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部设有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车头,车体上设置有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和通过机械臂结构实现可翻转调节的加热单元;
所述机械臂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车体上的立柱,且立柱上通过电动关节Ⅰ安装有机械臂Ⅰ,且机械臂Ⅰ的另一端上通过电动关节Ⅱ安装有机械臂Ⅱ,两个机械臂Ⅱ的另一端通过电动关节Ⅲ连接有加热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由聚磁条和微波面板组成的基板,聚磁条上安装有用于励磁加热的励磁线圈,聚磁条的边缘安装有包覆励磁线圈的保护板,微波面板上安装有多个水冷磁控管,且多个水冷磁控管之间通过水冷管相连通,微波面板的边缘安装有包覆水冷磁控管的屏蔽罩,且水冷磁控管和励磁线圈上均开设有贯穿保护板侧壁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加热单元外壳上对称布置个散热风扇,基板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轨,且滑轨上滑动套设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电动关节Ⅲ相连接;
所述车体的下端通过液压推杆安装有水冷管对接平台,水冷管对接平台通过四根软管分别与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相连接,且水冷管对接平台内置有水泵;
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施工沥青路面材料;
S2、通过机械臂结构将加热单元对准路面裂缝处;
S3、根据路面选择不同加热方式,调整加热单元的正反面;
S3-1、若路面含有软磁性颗粒、磁铁矿粉、石墨烯等较好吸收微波的材料时,选用微波加热模式;
S3-2、若路面含有金属等吸收电磁波的材料时,选用电磁加热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