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3188.3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季文茜;陈刚;赵绪隆;胡子慧;赵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仿生 海蛇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该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应当运动自由度高,灵活性强,能够实现蜿蜒、直线、侧向等复杂运动,适合于水下复杂多变、空间狭窄环境进行作业,且水下状态可控性高,能够稳定采集并迅速传递相关信息。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由防水薄膜密闭包裹的蛇头、蛇身和蛇尾;所述蛇头、蛇尾直接固定连接在蛇身的两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仿生机器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比地面仿生机器人,水下仿生机器人作业环境特殊,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准确、高效的完成作业,在未知坏境探测、海洋资源勘查、管道空间探索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水下仿生机器人,以水母、鲨鱼、金枪鱼、蝠鲼等为原型,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功能各异,但是普遍体积、重量较大,自由度少,不够灵活。而仿生海蛇机器人,以身体柔软的海蛇作为原型,体积小,水压小,灵活度高,可以轻松穿梭于珊瑚礁等水下狭窄环境。
随着水下作业环境的愈加恶劣,不仅对探测机器人的需求变大,对其功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仿生海蛇机器人运动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不够高,运动不稳定,不能良好适应不同的水域环境,且控制驱动系统复杂,动力提供、图像采集、信息传递、定位导航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该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应当运动自由度高,灵活性强,能够实现蜿蜒、直线、侧向等复杂运动,适合于水下复杂多变、空间狭窄环境进行作业,且水下状态可控性高,能够稳定采集并迅速传递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仿生海蛇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由防水薄膜密闭包裹的蛇头、蛇身和蛇尾;所述蛇头、蛇尾直接固定连接在蛇身的两头。
所述蛇头包括蛇头外壳、微型摄像头、电源、主控单片机和多路舵机控制板;所述微型摄像头、电源、主控单片机和多路舵机控制板均固定安装在蛇头外壳内;所述蛇头外壳最前方开设有一个小孔,微型摄像头安装在该小孔处,以利于观察前方的情况。
所述蛇身包括一字形依次排列的若干转向机构、若干个一一安装有电机的电机支架、若干个杯式轴承(优选五个转向机构、四个电机、四个电机支架、四个杯式轴承);两两转向机构之间依序通过装有电机的电机支架以及杯式轴承连接,其中电机支架与后一个转向机构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杯式轴承与前一个转向机构连接。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舵机、金属主舵盘、多功能支架、L形支架、长U形支架。所述舵机通过多功能支架与L形支架连接,舵机的输出轴通过金属主舵盘与长U形支架的一条腿内侧固定连接,长U形支架的另一条腿与多功能支架铰接。
所述蛇头与蛇身的第一个转向机构的L形支架刚性连接,所述蛇尾与蛇身最后一个转向机构的长U形支架刚性连接。所述蛇身有固定安装声波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多通道无线通讯收发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运动自由度高,灵活性强,能够实现蜿蜒、直线、侧向等复杂运动,适合于水下复杂多变、空间狭窄环境进行作业,且水下状态可控性高,能够稳定采集并迅速传递相关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蛇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