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灯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3499.X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如燕;陆益斌;裴文炳;胡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3/50;F21V1/04;F21W103/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装置 应用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装置,包括光源组件、遮光支架和第一光学器件;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设有多个,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间隔设置;第一光学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相连接;遮光支架设置在光源组件和第一光学器件之间,遮光支架形成有第一光路通道和第二光路通道,所述第一光路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光路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灯装置能够在一个第一光学器件上集成两种功能的信号灯,且两种不同功能的信号灯之间无隔断,使得车灯装置整体性强;且减少了所需安装的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灯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灯是汽车上一种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包括为了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诸如位置灯、制动灯和转向灯等各种信号灯和为了提高司乘人员使用便利性的照明灯。其中,位置灯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后部,表明行驶汽车的存在和车身宽度;制动灯安装在后部,表示行驶汽车减速或停车;转向灯安装在前部、后部和侧部,表示汽车转向。
现有的汽车信号灯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将两种不同功能的信号灯分区安装,例如:转向灯和制动灯是分隔开的。两者各自利用独立的光源及独立的传导路径,最终出光也呈现互相隔离的效果,从而导致车灯零件数量增多,车灯的结构设计更加复杂,装配也比较繁琐。
且现有技术中,每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信号灯均由多个LED灯和电路板组成,属于同一信号灯的多个LED灯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并组成固定的形状。这种汽车信号灯的问题在于,每一个汽车信号灯在制造完成后,会呈现固定的形状,形状不能改变,使汽车信号的造型单一,一个汽车信号灯难以适应多种车型的需求,在需要其他形状的汽车信号灯时,需要重新制造新的形状的汽车信号灯,汽车信号灯通用性较差。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车灯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灯设计无法集成、装配繁琐,且难以同时兼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车灯功能正常这些重要因素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装置,包括光源组件、遮光支架和第一光学器件;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光学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相连接;
所述遮光支架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一光学器件之间,所述遮光支架形成有第一光路通道和第二光路通道,所述第一光路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光路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支架包括第一遮光支架和第二遮光支架,所述第一遮光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光源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遮光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遮光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遮光支架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二遮光支架远离所述第一遮光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遮光支架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一一对应。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路通道包括第一上光路通道和第一下光路通道,所述第二光路通道包括第二上光路通道和第二下光路通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一下光路通道或所述第二下光路通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上光路通道或所述第二上光路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支架和所述第二遮光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将第一光源的光经所述第一下光路通道均匀射入到所述第一上光路通道,所述第二光学器件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经所述第二下光路通道均匀射入到所述第二上光路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动部件高强度螺栓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病源样本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