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电动多功能康复训练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6062.1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望庐山;胡兆君;秦彩红;刘静;李娜;覃勇;董泽波;邹艳;王建钢;颜克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电动 多功能 康复训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动多功能康复站立训练架,包括底板和立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脚踝训练组件、支撑板升降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板升降组件上方的上支撑架,所述脚踝训练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槽内,且位于上支撑架下方,所述上支撑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发明基于人体运动学、自动化控制、工程学原理设计的一体化电动控制康复斜板站立训练架,使患者训练中更舒适,更安全,更方便,更符合临床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电动多功能康复站立训练架。
背景技术
脑卒中、脊髓损伤、下肢神经与软组织损伤、足踝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损伤或术后等站立或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康复治疗是他们所渴求的,站立能力可以通过患者不懈努力的训练来恢复,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康复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康复过程变得简单,也可预防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
临床上常用踝足斜板站立架,但采用踝足斜板站立架训练时,需人工调整踝背伸角度,无法根据患者病情实时自动调整角度,此外,常用斜板站立架时间固定,不能根据人体运动学原理屈伸交替活动,过长的站立易致肌肉、肌腱疲劳,同时易刺激下肢后侧肌群肌张力增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根据人体踝关节运动学原理,通过控制面板可设定斜板站立屈伸活动角度、时间、频率,以及控制上支撑架的升降,从而提高患者训练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电动多功能康复训练架,
包括底板和立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脚踝训练组件、支撑板升降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板升降组件上方的上支撑架,所述脚踝训练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槽内,且位于上支撑架下方,所述上支撑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脚踝训练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槽内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设置有推拉连杆,所述推拉连杆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摇杆和第二支撑摇杆,所述第一支撑摇杆和第二支撑摇杆的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脚支撑板下端面上的第三安装座上,所述脚支撑板随着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旋转而产生角度变化。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脚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角度传感器且位于脚支撑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位移传感、角度传感器和电动推杆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升降组件包括上撑杆,在底板与上撑杆之间设置有沿上撑杆长度方向错开布置的两个升降架,任一一个所述的升降架包括呈V形结构布置的两个第一升降杆和两个第二升降杆,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杆下端与底板上的底座铰接,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杆上端与上撑杆上的底座铰接,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杆上端与两个第二升降杆下端铰接在同一销轴上的两端,所述销轴设置于水平连接杆的侧壁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升降杆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通过同一销轴铰接在水平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中,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对称布置在水平连接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对称布置在水平连接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升降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二升降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第二连杆两端铰接中心的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二升降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连杆两端铰接中心的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一升降杆两端铰接中心之间的连线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架中的第一升降杆及第二升降杆分别形成的两个V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支撑板升降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支撑架中的第一升降杆及第二升降杆沿水平连接杆上的导向孔相向或相背远动,实现上撑杆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未经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陶瓷膜搭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钢筋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