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6779.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许晓斌;赵喜;侯瑞;徐龙;李景峰;高海瑞;刘志明;侯泽义;姜祯容;武婕妤;张智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47/08;B64C27/08;B64C25/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无人机 | ||
本发明涉及线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通过安装机构与射线器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起落架,所述无人机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成像板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挂接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环形的无人机机身,射线器往上发射,射线贯穿无人机机身,不干扰无人机工作。成像板通过绝缘的支架和无人机机身顶部固定连接,刚度好。挂接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无人机挂接的便捷与稳定;挂线后,为了减少震动,节省无人机电池用电,无人机停桨。拍摄完毕,再启桨控制无人机脱线,落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覆盖区域广、穿越区域地形复杂并且自然环境恶劣,线路基础、杆塔、导地线、金具等受到外界侵害而出现缺陷和隐患,导致线路故障跳闸威胁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利用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可以发现线夹内部缺陷和隐患。《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补充规定》(国家电网运检〔2016〕777号),2017年南方电网生技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南方电网输配电线路交叉跨越专项反事故措施》的通知》,要求对耐张线夹进行X射线无损检测。然而,目前在进行具体检测操作时,通常需要停电作业,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目前线夹检测主要是采用停电人工登塔检测,固定成像设备,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无人机检测用绳子和X光检测设备连接,在风的影响下,晃动很大,影响挂线,甚至导致坠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便携式X光无损检测设备,进行遥控X光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实现架空地线压接管缺陷隐患带电检测识别,改变传统模式下需要停电进行人工登塔检测做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夹X光检测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通过安装机构与射线器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起落架,所述无人机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成像板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挂接机构;
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动力臂,安装座,动力电机,旋转轴和螺旋桨,,所述动力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臂远离机身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颞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安装座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与螺旋桨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框架,连接块,螺栓和安装板,所述框架的顶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套接在螺栓的表面并与螺栓转动连接,所述螺栓远离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挂接机构包括挂接支架,加强杆,电动伸缩杆一,连接板二,电动伸缩杆二,连接块二,夹板和齿牙,所述挂接支架底部表面的左侧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支架底部表面中部与加强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远离挂接支架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支架底部表面的右侧与电动伸缩杆一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底部与连接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底部表面的中部与连接块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底部表面的左右两侧与电动伸缩杆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二底部的左右两侧通过铰链与夹板活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二远离连接板二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齿牙。
优选的,所述射线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起落架包括支撑杆,连接板,弹簧,连杆和支撑脚,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弹簧槽的顶部槽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与支撑脚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身为环形设置,且机身为正六边形设置,机身采用碳纤维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纱纺织纱线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的天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