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1173.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杰;蔡正丰;王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遮光支撑片、双面胶、指纹识别模组以及遮光胶带;遮光支撑片设置在显示面板上,遮光支撑片上开设有镂空区,指纹识别模组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镂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上,双面胶的外边缘与遮光支撑片的内边缘之间存在间隔区;所述遮光胶带包括平台区和弯折区,弯折区包围平台区,所述遮光胶带的弯折区每一个角部均具有相交的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第一压痕被朝向非带胶面压出,并且第一压痕与相邻双边之间存在夹角均为45°,第二压痕被朝向带胶面压出,第二压痕与相邻双边的其中一边平行、另一边垂直,第二压痕与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等于弯折区的宽度;所述弯折区沿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折叠后贴合在所述镂空区,所述弯折区贴合于所述遮光支撑片的内边缘,所述平台区覆盖所述间隔区,且所述平台区的宽度大于所述间隔区的宽度,所述平台区的内边缘与所述双面胶的外边缘之间相互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支撑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区的内边缘被压设于所述双面胶外边缘的下方,或者,所述平台区的内边缘搭设于所述双面胶外边缘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台区的内边缘被压设于所述双面胶外边缘的下方时,所述双面胶的厚度大于所述遮光胶带平台区的厚度;当所述平台区的内边缘搭设于所述双面胶外边缘的上方时,所述双面胶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胶带平台区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撑片包括泡棉层和铜层,所述铜层设置在泡棉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泡棉层用于保护显示面板,所述铜层用于屏蔽电磁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为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用于向用户手指发射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手指的反射超声波并且识别用户指纹;或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双面胶为透明双面胶,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传感器,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线到达用户手指后被反射,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手指的反射光线并且识别用户指纹。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所述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显示画面并进行屏下指纹识别。
9.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方环形遮光胶带,具有四个角部,所述遮光胶带包括平台区和弯折区,弯折区包围平台区,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带胶面;
在第一表面弯折区的每一角部均进行压切以形成第一压痕,第一压痕与相邻双边之间的夹角均为45°;在第二表面弯折区的每一角部均进行压切以形成第二压痕,第二压痕与第一压痕相交,第二压痕与相邻双边的其中一边平行、另一边垂直,第一压痕与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等于弯折区的宽度;
将遮光胶带沿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折叠,折叠后弯折区垂直于平台区,然后将遮光胶带贴合在遮光支撑片的镂空区,所述弯折区贴合于所述遮光支撑片的内边缘,所述平台区覆盖双面胶的外边缘与遮光支撑片的内边缘之间的间隔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指纹识别模组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镂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然后再将遮光胶带贴合在遮光支撑片的镂空区;或者,首先将遮光胶带贴合在遮光支撑片的镂空区,然后再将指纹识别模组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镂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1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控温方法和电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高传质循环式通风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