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装置与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460.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吕怀兴;秦玉飞;牛远航;高风翔;刘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C09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塑料 处理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装置与工艺。该工艺,步骤包括:采用漆膜软化剂对含漆膜废塑料进行软化处理,得到经软化后的含漆膜废塑料;将经软化后的含漆膜废塑料进行打磨处理,得到去除漆膜后的废塑料。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化学与物理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高效与环保地对含漆膜废塑料进行漆膜的彻底去除,去除漆膜后的塑料再生后,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再生利用价值高;本发明的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漆膜的报废塑料的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装置与工艺。
背景技术
废塑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既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其中来自报废汽车等来源的废塑料通常含有漆膜,未进行漆膜分离的废塑料的使用性能较差,再生利用价值较低,通常需要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漆膜进行脱除处理后再进行利用,实现回用到塑料原用途。
物理法中普遍采用打磨的方式去除漆膜,目前已有实现连续性生产的装置。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873789A公开了一种带漆塑料件回收处理装置,其实现了完全物理的方式对含漆膜废塑料进行连续处理和生产,但塑料的漆膜去除不够彻底,同时去除的漆膜粉末中的塑料含量也偏高,降低所得再生塑料的冲击性能。化学法中普遍采用含有火碱、表面活性剂的药剂浸泡处理的方式去除漆膜。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896153A公开了一种洗掉塑料表面油漆的脱漆剂,该脱漆剂有机溶剂含量较低,对塑料没有溶解作用,但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浸泡时间;同时由于其使用了较多量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发泡严重,废水处理压力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浸泡需要3小时以上才能产生效果、耗时长,必须设计大型容器进行交替作业才能实现连续化产出。
因此,提供一种便于连续生产且脱漆效果好的方式去除废塑料中的漆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装置与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去除废塑料漆膜的方式脱漆效果差,且不利于连续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采用漆膜软化剂对含漆膜废塑料进行软化处理,得到经软化后的含漆膜废塑料;将经软化后的含漆膜废塑料进行打磨处理,得到去除漆膜后的废塑料。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装置,包括:淋洗机构、喷砂机构和输送机构,且淋洗机构和喷砂机构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其中,
淋洗机构包括淋洗室、淋洗液回收室、喷淋头和喷淋管;淋洗室连通设置在淋洗液回收室上方,淋洗室内顶部安装有喷淋头;喷淋管的进水端与淋洗液回收室连通,喷淋管的出水端与喷淋头连通;
喷砂机构包括喷砂室、砂回收室、喷砂头、喷砂管、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管、升降组件和滑轨;喷砂室连通设置在砂回收室上方;升降组件固定设置于喷砂室的顶部,其输出端与喷砂管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喷砂管沿滑轨升降运动;喷砂管的一端与砂回收室连通,喷砂管的另一端与喷砂头连通;喷砂头上还连通设置有空气压缩管,空气压缩管的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机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化学与物理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高效与环保地对含漆膜废塑料进行漆膜的彻底去除,去除漆膜后的塑料再生后,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再生利用价值高;本发明的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工艺一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废塑料脱漆处理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喷砂机构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