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513.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道仁图雅;李燕;王琦;孟俊红;梅汝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A01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证 共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验证内生共生菌的装置;基础装置:由玻璃广口瓶,上有玻璃钟罩,玻璃广口瓶,瓶口置放塑料瓶塞,备用材料:可严密封闭广口瓶瓶口的凡士林等物质;用于钟罩内抽气的干燥机。本发明微生物是来自生物体自然生态系而非土壤微生物范畴,供试微生物是经过多种生物、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标志,完全排除一般放射性干扰、抗生素标志,以及基因标志可能产生的污染、飘移等干扰,证明供试微生物完全自然地在生物体内定植、繁殖、转移,利用放射物质标注微生物,该微生物同时培育对两种以上抗生菌素具有拮抗性能,验证生物体内内生共生菌存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植物病理学中“内生”(endobiotic)是专业名词,指病原菌是植物体内的内生菌。某些病原菌同植物体内建立“共生”关系(symbiotic),内生共生没有直接试验证明。
生物个体是个体细胞、组织和体内微生物组成的。这些微生物可以分为环境微生物、内生微生物、内生共生微生物。目前传统方式无法很好的证明某些微生物可以在植物体内定植、繁殖、转移的内生共生的技术,因此验证生物体内内生共生菌存在极为重要。
为此,提出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验证内生共生菌的装置;
基础装置:由玻璃广口瓶,上有玻璃钟罩,玻璃广口瓶,瓶口置放塑料瓶塞;
备用材料:可严密封闭广口瓶瓶口的凡士林等物质;用于钟罩内抽气的干燥机。
S2:培育无菌的水稻菌;
将水稻种籽进行冲洗,然后用无菌水清洗三次;
S3:供试菌株进行放射双抗处理:将供试菌株用钴60放射处理,将供试菌株在抗生素链霉素利福平中,从低浓度逐渐培育成抗两种抗菌素浓度达200ppm;
S4:将无菌稻苗置放在经过消毒的广口瓶内,将含有营养液的供试放射标志抗两种抗菌素的芽孢杆菌加在广口瓶内,营养菌液溢过水稻根部;
S5:将供试广口瓶瓶口严密密闭,避免出现水膜存在,避免广口瓶内的芽孢杆菌绝从下部通过茎杆表面通过瓶塞传到瓶塞上部;
S6:瓶塞上部钟罩内,进行抽气干燥,不允许上部茎叶有任何水膜存在,不允许有任何供试菌在茎叶表面有水膜存在;
S7:五天后,在供试水稻苗顶端叶尖上可检查供试芽孢杆菌。
(1)放射双抗芽孢杆菌共有钴60放射标志并且在200ppm链霉素利福平两种抗生素培养的试剂上生长;
(2)本试验设将供应菌杀死后,做对照。对照在上部叶尖处没有放射性标志,并抗两种抗素菌的芽孢杆菌。
优选的,在所述S2步骤中,清洗后的水稻种籽置放无菌营养液中室温培养成苗,备用。
优选的,在所述S3步骤中供试菌株是芽孢杆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微生物是来自生物体自然生态系而非土壤微生物范畴,供试微生物是经过多种生物、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标志,完全排除一般放射性干扰、抗生素标志,以及基因标志可能产生的污染、飘移等干扰,证明供试微生物完全自然地在生物体内定植、繁殖、转移,利用放射物质标注微生物,该微生物同时培育对两种以上抗生菌素具有拮抗性能,验证生物体内内生共生菌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钱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液压电机混合驱动膝关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