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4970.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穗山;郑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可燃 气体 报警器 | ||
1.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催化棒(6),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8),所述第一空腔(8)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机构,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警示灯(20),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风扇(27)工作的联动机构,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风扇(27),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导热的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与联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第二空腔(33),所述第二空腔(33)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4),所述第二空腔(33)内放置有低温介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活塞(22)、第一连杆(23)和导电棒(24),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直槽(21),所述直槽(2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2),所述活塞(22)通过第一连杆(23)与导电棒(24)固定连接,所述直槽(21)内安装有导电槽(25),所述导电槽(25)与导电棒(24)滑动连接;
导热机构包括第二连杆(30)、第三连杆(31)和导热棒(36),第二连杆(30)与活塞(22)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0)远离活塞(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1),第二连杆(30)与第三连杆(3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32),第三连杆(31)远离第二连杆(30)的一端与导热棒(36)转动连接,固定块(34)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5),导热棒(36)位于第二滑槽(35)内并与第二滑槽(35)滑动连接;
所述风扇(27)上固定连接有导线(26),所述导线(26)与导电棒(24)接触连接;
壳体(1)内开设有内腔(2),内腔(2)内固定安装有催化棒(6),内腔(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垫(7);
所述第一空腔(8)的侧壁上开设有导热孔(9),所述导热孔(9)内固定安装有导热块(10),所述导热孔(9)的数量为多个;
气泵(5)将空气抽送到内腔(2)内,可燃气体与催化棒(6)接触发生无焰燃烧产生热量通过导热孔(9)进入第一空腔(8)内,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产生热量和气体来增加内腔(2)中的压强,热量升高导致内腔(2)内的压强增大推动活塞(22)向右运动,进而推动导电棒(24)在导电槽(25)内滑动;
如果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较高,会使得导电棒(24)与导线(26)接触,使得电路连通进而使得风扇(27)工作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与排出,活塞(22)向右运动时会通过第二连杆(30)和第三连杆(31)带动导热棒(36)向下运动将热量导到低温介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包括第二电线(19)、导电块(16)、固定杆(14)、磁铁(17)和电磁铁(13),所述第二电线(19)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8)内,所述第二电线(19)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第二电线(19)与导电块(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8)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所述导电块(16)上固定安装有磁铁(17),所述第一空腔(8)内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上缠绕有弹簧(15),所述固定杆(14)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8),所述电磁铁(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11),所述第一电线(11)上固定安装有热敏电阻(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4),所述进气口(3)内固定安装有气泵(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2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28),所述排气口(28)内插接有橡胶塞(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4)上开设有通孔(37),所述通孔(37)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热棒(36)上固定安装有隔热块(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研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9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