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步复合移动平台及其手势、语音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604.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达;赵靖;杨超;张庚;王暮遥;李宏才;项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G10L1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移动 平台 及其 手势 语音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步复合移动平台及其手势、语音控制方法,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平台躯体、四个轮式运动机构、以及与平台躯体连接的四条腿式运动机构,所述腿式运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支腿、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与平台躯体通过第一驱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第一支腿通过第二驱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轮式运动机构包括与第二支腿转动连接的车轮。本发明省去了操作人员低头进行遥控的时间,无需携带遥控设备,一个手势或者几句指令就可以实现对平台的任务下达,十分方便,也很容易掌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步复合移动平台及其手势、语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移动机器人大致可分为三类:轮式、履带式和足式机器人,车辆属于典型的轮式机器人,它可以轻松将我们送达各种目的地,但自然界有许多地形是传统轮式或履带式难以到达的,而哺乳动物却能在这些地形行走自如,这充分显示了四足移动方式的灵活性。目前较完善的四足机器人研发成果有:波士顿Spot、MIT Cheetah、已经参与美军军演的Ghost Robotics、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轮腿复合四足机器人Anymal等等。其中,Anymal与常见的四足机器人不同,采用轮足复合的形式,兼具了轮式、足式的优点,遇到障碍物,抬腿的同时辅助轮的转动,将更有利于机器人的越障。这些四足机器人都具备不同程度的自我感知能力,可以完成自主导航、上下楼梯等任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离不开人为的遥控操作,借助遥控器实现不同模式的切换,以及某些复杂的运动决策。
目前的手势控制多见于智能家具、智能小车等领域,以Kinect手势识别为例,Kinect手势识别实质是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体感设备采集图像,获取手指骨骼坐标,提取手部运动特征来实现。常见的手部运动特征主要包括左右手的向前、向左、向右、向上伸展等手势。利用Kinect获取的人体骨骼信息来识别手势动作,并通过计算不同骨骼关节之间的夹角来识别人体的特定姿势。
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
1、纯足式机器人运动速度以及效率不高,纯轮式机器人越障能力不强。
2、现有轮足以及四足机器人普遍采用遥控操作,在工业化应用以及其他特殊场合,遥控设备的使用也是操作者增加的负担,将操作者的一部分注意力分散在遥控器的操作上,降低了工作或任务完成的效率,尤其是一些复杂、危机的任务工况,如地震救援、警用防爆等,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对机器人操作的实时性十分重要,这种情况下,低头进行遥控操作很有可能耽误某些有效的任务时机,并且对遥控设备的熟练控制也并不是一项容易的技能。轮腿机器人遥操作领域的研究还需填补。
3、目前手势识别(用于遥控小车等方面)大多采用Leap Motion、Kinect等体感设备实现,成本较高,功能实现也相对较繁琐。
4、单一的手势识别控制很容易在复杂工作环境下,如丛林任务等,受到灌木等障碍物的遮挡,出现失效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步复合移动平台及其手势、语音控制方法,本发明省去了操作人员低头进行遥控的时间,无需携带遥控设备,一个手势或者几句指令就可以实现对平台的任务下达,十分方便,也很容易掌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步复合移动平台,包括平台躯体、四个轮式运动机构、以及与平台躯体连接的四条腿式运动机构,所述腿式运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支腿、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与平台躯体通过第一驱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第一支腿通过第二驱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轮式运动机构包括与第二支腿转动连接的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轮式运动机构还包括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