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638.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尚慧琳;蒋慧敏;任立强;姚成;李玮祎;杨欣彤;季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E05F15/635;E05F1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窗户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玻璃框、窗框、滑槽、开关按键、微控制器、驱动电机、电源,以及两个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通过开关按键能够实现窗户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并且当检测孩童超过与窗户的安全距离时,窗户将自动关闭;若在窗户关闭过程中检测到有生命体的阻挡,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反转进而防止窗户夹到生命体。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孩童意外地从窗户坠落事故,避免悲剧的发生,且相较于目前智能窗户的控制方式、防夹装置以及电路设计,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调节、操作便捷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家居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智能窗户当然也成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发了不少研究。
但目前,无论是用于家庭住房的窗户,还是用于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窗户都是传统型的,即需要人为操作其开启与关闭。传统型窗户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特殊人群如年迈老人、小孩、残疾人够不到窗户或者不具有开窗能力。即便有一些家庭住房安装了智能窗户,但是仍旧缺少一种安全防护窗户系统。并且,在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中,经常传出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没有及时关闭窗户而致使孩童发生坠楼事件。而现有的防护窗大多是通过在窗户上设置防护网或防护栏来达到防坠落的效果,这些方法不仅对室内的采光存在一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窗外的防护栏会大大降低人们生存或逃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大多数的防护窗户不具有防夹功能,现有的一些具有防夹功能的窗户也是需要在遇到很大的阻力之后才能够停止或下降,这会对用户,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造成一定的伤害。小孩子天性好动,加上大人有时不在身边看护,小孩子被窗户夹伤或被夹身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欧美一些国家每年都会出现数起儿童因窗户夹住而窒息的事故。现有防夹窗户的防夹功能检测技术有红外线传感器式、压力传感器式、霍尔传感器式。
红外线传感器式检测技术是利用红外光检测有无异物在窗户移动范围内,通过控制单元发出指令让驱动电机停转或反转带动窗户的停止或反转从而实现了防夹功能。
压力传感器式检测技术是将压力传感器置于窗户上边框内,当窗户上升过程中夹到物体时,压力传感器反馈触发信号,通过控制单元发出指令让驱动电机停转或反转带动窗户的停止或反转从而实现了防夹功能。
霍尔传感器式检测技术利用霍尔元件来监测窗户的运动位置,当运动中的窗户受到横向或正向压力时,它会给驱动电机带来大的负载,当霍尔元件感应的脉冲宽度达一定程度时,控制单元判定窗户在上升过程中遇到了阻力,并通过控制单元发出指令让驱动电机停转或反转带动窗户的停止或反转从而实现了防夹功能。
以上的防夹检测技术或研究存在以下弊端:压力传感器式检测技术的弊端在于成本高且容易误触发;霍尔传感器式检测技术对于检测硬度大的物体效果较好,对于检测硬度小的物体效果不理想。由于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接触式防夹已经不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且本发明采用无霍尔传感器,大大降低了成本。
因此,设计一款智能安全防护窗户,实现自动关闭和打开窗户的功能,进行通风换气,并且具有安全防护且防夹的性能,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家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开关按键能够实现窗户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并且当检测儿童超过与窗户的安全距离时,窗户将自动关闭;若在窗户关闭过程中检测到有生命体的阻挡,微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反转。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幼儿意外地从窗户坠落事故,避免悲剧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包括玻璃框、窗框、滑槽、开关按键、微控制器、驱动电机、电源,以及两个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自走式链板撒肥机
- 下一篇:用于会议签到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