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7206.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迎;张银萍;魏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鹏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15;A23L33/16;A23L29/3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王铎 |
地址: | 2660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硒化 卡拉 营养 强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硒化卡拉胶寡糖:0.01~1份,维生素E:0.01~3份,铁剂:0.01~1份,以及麦芽糊精:15~25份,淀粉:1~2份,可溶性大豆多糖:0.2~1份。硒化卡拉胶寡糖更易被体内吸收,提高了其生物利用率;硒化卡拉胶、维生素E及铁,三种物质相互协同、可以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硒化卡拉胶降解为相对小分子量的寡糖;(2)加入维生素E和铁剂;(3)将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大豆多糖按比例混匀,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4)在均质罐中进行均质;(5)将均质后的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各组分混合均匀,最终产品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面点类制品或焙烤类制品的复配营养强化剂,特别涉及一种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已经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它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增强人和动物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抗氧化。缺硒会导致人体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血管等疾病。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硒的成年人每日摄取量为20~30微克,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日摄取量50~250微克相差甚远,因此,专家们提倡补硒,提高居民硒摄入量。硒化卡拉胶是一种多糖类有机硒营养强化剂,又称硒酸酯多糖。遗传毒性试验证实,硒化卡拉胶不具有致突变作用、遗传毒性和致畸作用,长期重复应用无亚慢性毒性;具有食用安全、不与其它药物产生拮抗作用、在食物中也没有禁忌等优点,是食品中理想的硒营养强化剂。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即是缺铁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妇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补铁是通过食物或专用营养剂为人体额外补充必须的、适量的无机铁或有机铁化合物,从而补充铁元素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
目前复配食品营养剂日益为人们认识和重视,如何研发一种复配营养强化剂,使人们可以通过日常食补来补充硒元素和铁元素,达到补硒、补铁的双重作用,同时注意科学合理的控制各个组分的配制比例,提高各个组分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吸收,以及将不同性状的多种营养成分及辅料均匀混合形成复配的食品营养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铁成分更易被体内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更高、避免过量使用,同时各个组分混合均匀、组分间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吸收和增效的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用于人体补充硒、铁等有益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各组分混合均匀、产品质量高的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将大分子硒化卡拉胶降解成小片段的更易被体内吸收的寡糖,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将硒化卡拉胶同维生素E、铁剂进行复配进一步增加安全性,避免过量使用;维生素E除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外,与硒同时添加,可促进硒的吸收,二者互补,协同硒抗氧化作用、抗应激作用;铁与维生素E复配可促进铁的累积吸收,增加铁含量;同时,硒化卡拉胶与铁剂一起添加,也可以起到相互协同,促进吸收的作用。
本发明的复配营养强化剂中由于硒化卡拉胶、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大豆多糖及铁剂均为粉末状,而VE为脂溶性维生素,为液体状,不同性状物体之间难以混合均匀,因此其制备方法上采用先将上述组分均质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进行制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硒化卡拉胶的复配营养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硒化卡拉胶寡糖:0.01~1份,维生素E:0.01~3份,铁剂:0.01~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鹏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鹏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阻燃电伴热带
- 下一篇:地标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地标建筑的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