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酸化焙烧-浸出-浮选-萃取-沉钴耦合炼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8325.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留根;杨玮娇;杨永强;韦其晋;马鑫铭;张逸飞;张胜梅;彭煜华;张正阳;牛犁 | 申请(专利权)人: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6 | 分类号: | C22B1/06;C22B3/08;C22B15/00;C25C1/12;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9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焙烧 浸出 浮选 萃取 耦合 炼铜 方法 | ||
1.硫酸化焙烧-浸出-浮选-萃取-沉钴耦合炼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硫酸化焙烧工序:
将硫化铜精矿进行硫酸化焙烧得到铜精矿焙砂;
(2)浸出联合浮选工序:
将步骤(1)得到的铜精矿焙砂进行一段浸出,浸出矿浆经固液分离得到高铜浸出液和一段浸出渣;一段浸出渣经调pH后进行渣浮选,浮选精矿进行二段浸出,得到二段浸出矿浆;
(3)铜精矿和氧化铜矿耦合浸出工序:
将步骤(2)得到的二段浸出矿浆并入氧化铜矿浸出槽,氧化铜矿浸出槽浸出后得到的矿浆经浓密机固液分离得到高铜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渣经压滤机洗涤得到低铜浸出液和浸出尾渣;
(4)高铜浸出液处理工序:
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高铜浸出液进行萃取,高铜萃余液返回步骤(2)的一段浸出流程,铜萃取液进入电积流程得到阴极铜;
(5)低铜浸出液处理工序:
将步骤(3)得到的低铜浸出液进行萃取,铜萃取液进入电积流程得到阴极铜;低铜萃余液一部分直接返回步骤(2)的一段浸出流程,剩余一部分低铜萃余液先采用氧化矿中和萃余液中过量的酸,经压滤机固液分离后,压滤渣返回步骤(2)并入氧化铜矿浸出槽,压滤液进行除铁沉钴,回收钴、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硫化铜精矿中主要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铜15~26%,钴3.5~10.0%,硫17~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铜精矿焙砂中含酸为3-5kg/t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硫酸化焙烧温度为500-650℃,空气过剩系数为1.2-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一段浸出工艺为低酸浸出,浸出终点pH值为1~2.5,浸出温度15-80℃,浸出时间1-6h,浸出所用酸来自铜精矿焙砂带入的酸和后续萃取工序返回的铜萃余液,铜萃余液含酸10~5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二段浸出工艺为高酸浸出,浸出终点含酸量为100~400g/L,浸出所用酸为浓硫酸和后续萃取工序返回的铜萃余液,浸出矿浆浓度为:30-60%,浸出温度40-80℃,浸出时间1-6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氧化铜矿的主要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铜 0.5~5%,钴0.1~2%,硫1.5~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二段浸出矿浆浓度15~50%,浸出终点pH值0.5-2,浸出温度15-80℃,浸出时间1-6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高铜浸出液含铜20~30g/L,步骤(3)得到的低铜浸出液含铜4~8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一段浸出渣主要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铜1.5~5%,钴0.01~2.0%,硫0.5~4%;一段浸出渣浮选精矿质量百分含量为:铜5~30%,钴1~10.0%,硫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3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