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3000.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28/02;H04W2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车载 以太 网络 传输 系统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将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所述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步骤S4,依照所述传输序列对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当一个第二数据包插入一个预留区域后,该预留区域内的剩余空间仍可容纳另一个或另几个其他的第二数据包时,其他的第二数据包也被插入同一预留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所述预设字节长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7.一种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包括:
一第一应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生成次序进行输出;
一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应用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所述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一发送单元,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依照所述传输序列对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所述身份信息部包括所述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子数据包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还包括:
一接收单元,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用于依照所述传输序列接收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一重组单元,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部于所述传输序列中提取所述子数据包,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部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一第二应用单元,连接所述重组单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所述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
所述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高于所述车辆状态交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0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连接装置
- 下一篇:车载式直流供电装置及压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