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3000.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28/02;H04W2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车载 以太 网络 传输 系统 | ||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输出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步骤S2,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步骤S4,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优化以太网传输过程中小数据包的延时传输,将大数据包拆分成若干小包并将其他具有同等传输优先级的小数据包插入小包间的预留位置处,实现并行发送,减少小数据包的等待时间,特别是适用于车载以太网在发送端的网络延时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和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导致车载网络容量扩大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满足车载网络容量的要求,车载以太网络进入到各整车厂商的视野。
现有技术中,以太网的报文净荷可达1500字节,能够实现对于数据的高效传输;但随着车载域控制器中数据传输量的与日俱增,多种有关数据传输的优化方式被不断提出:目前绝大多数车载以太网均使用多优先级队列的设置,允许高优先级的报文优先发送——这一数据传输策略虽然能够满足不同数据间的优先级传输需求,但在某些实际应用场景下难以满足实际的数据传输需求:例如当进行驾驶员面部识别信息同步时,由于数据量大可能需要占用发送队列长达3秒的时间,而在此期间其他重要待传输信息只能在缓存队列中进行搁置——出于对状态信息的时效性考量,车辆的实时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作为重要信息需要在100ms内给实现数据传输和相应更新;若是在此情况下,仅优先级队列的数据传输策略无法保证车辆的实时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及时完成传输更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来克服上述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步骤S4,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预设字节长相等。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身份信息部包括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子数据包于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S5,一接收端依照传输序列接收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步骤S6,根据身份信息部于传输序列中提取子数据包;
步骤S7,根据身份信息部对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第二数据包根据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连接装置
- 下一篇:车载式直流供电装置及压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