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及自行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511.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王金强;贾卫峰;王炎;易勇;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E21D2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35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煤矿 巷道 临时 支护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目不少于4组的门型支腿组(1);门型支腿组(1)呈顺序依次排列,且每个门型支腿组(1)均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在门型支腿组(1)的上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承压纵梁(2);每个承压纵梁(2)的长度至少需要跨过三组门型支腿组(1);在中部的门型支腿组之间还设置有行走液压千斤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门型支腿组(1)共有四组,按从采煤工作面向巷道外的方向排列依次为第一门型支腿组(1A),第二门型支腿组(1B),第三门型支腿组(1C),第四门型支腿组(1D);承压纵梁(2)共有两组,分别为连接第一门型支腿组(1A)和第三门型支腿组(1C)的第一承压纵梁(2A),连接第二门型支腿组(1B)和第四门型支腿组(1D)的第二承压纵梁(2B);有行走液压千斤顶(3)安装在第二门型支腿组(1B)和第三门型支腿组(1C)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门型支腿组(1)包括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液压伸缩支撑柱(101),在两个液压伸缩支撑柱(101)上顶部伸缩端位置连接有定位横梁(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横梁(102)为一个内部中空的盒体结构,且在定位横梁(102)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扩展千斤顶(6);扩展千斤顶(6)伸出定位横梁(102)的端侧与液压伸缩支撑柱(101)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横梁(102)上还设置有楔形导向块(103)和定位柱(104);承压纵梁(2)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定位柱(104)上;楔形导向块(103)设置在承压纵梁(2)的中部与定位横梁(102)相交叉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横梁(102)上楔形导向块(103)和定位柱(104)均成对,且楔形导向块(103)和定位柱(104)均以定位横梁(102)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进行设置;第一门型支腿组(1A)和第三门型支腿组(1C)的结构相同,第二门型支腿组(1B)和第四门型支腿组(1D)的结构相同;楔形导向快(103)的中部开口为一上宽下窄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门型支腿组(1A)的定位横梁(102)上铰接安装有辅助纵梁(4);该辅助纵梁(4)的安装高度不低于承压纵梁(2)的高度,且在辅助纵梁(4)与定位横梁(102)之间还设置有角度调节千斤顶(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液压千斤顶(3)共有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门型支腿组(1B)和第三门型支腿组(1C)上定位横梁(102)的中部;两个行走液压千斤顶(3)规格,且呈协同结构;每个门型支腿组(1)上的两个液压伸缩支撑柱(101)也同样是相同规格且相互协同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5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